夏季常用的中藥有哪些
夏季氣溫攀升,午夜又有些涼,老幼體弱者易感冒受涼;夏季天熱人們喜歡喝涼飲、吃冷食,又易得腸胃疾病,因而,家中應備一些常用的藥物。中醫提醒大家,夏季常用的中藥,最好家中常備。那么,夏季常用的中藥有哪些,下面尋醫問藥中醫頻道為大家講解夏季常用的中藥有哪些。
1、荷葉:
有清暑利濕的作用。治療中暑頭暈、痱毒、身癢。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做荷葉粥食,亦有療效。方法是用大米2-3兩,粥煮熟時,用洗凈的鮮荷葉一張將抑面即有綠茸面向下放粥內,浸悶10分鐘后可食用。粥色碧綠,氣味清香,為夏季良膳。
2、竹葉:
有清熱除煩、利尿的作用。治療夏日受熱心煩、小便色深黃、量少不暢。每次10克,分兩次煎服。如有口舌生瘡時,更為相宜。
3、佩蘭:
有解暑、化濕、醒脾的作用。治療頭暈昏悶、食少、惡心嘔吐、腹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鮮佩蘭更好,量加至25-30克。
4、藿香:
有解暑化濕、理氣和胃作用。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腹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鮮藿香量加至25-35克。
5、香薷:
有發汗解表、祛暑化濕的作用。治療夏日受夜寒后發熱無汗、腹痛腹瀉等癥。每次3-5克。平素體弱、汗出過多及中暑者慎用。
6、絲瓜皮:
可清暑熱、止煩渴。治療中毒、心煩、口渴。每次用鮮絲瓜皮20克,分兩次煎服。
7、西瓜翠衣:
即西瓜的青色外皮。有清暑、止渴、利尿的作用。治療中暑心煩、燥熱、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數次,多食西瓜亦有上述作用。
上述具體介紹了夏季常用的中藥有哪些,由此可看,夏季常用中藥主要功效是解暑、清熱、祛濕等,以預防天氣的炎熱及潮濕帶給我們的身體不適。夏季,我們不可過分貪涼飲及冷食以免傷脾胃。
相關文章
-
暖寶寶的多種用法,你學會了嗎?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大姨媽來時小姐姐們不適感會更加明顯,特別是宮寒的小姐姐們,天冷痛經會愈加嚴重。但有一樣神器的出現,解
-
四種方法告訴你怎樣去除濕氣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去濕氣的說法,但是很多人對于自己是否有濕氣、是否需要去濕氣卻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濕氣
-
杜松的藥用價值_杜松的副作用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中草藥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態的,那么對于我們的杜松這樣的中藥來說,到底有什么樣的藥用
-
熬夜看球賽 三類食物助你健康看球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是喜歡熬夜看球賽的,經常熬夜看球賽的話,能夠改善我們的身體里面的疾病的困擾,幫助我們的身體
-
三條經絡管住脾氣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脾氣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脾氣特別的好,但是有的人脾氣也是特別的暴躁的,尤其是對于脾氣比較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