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有學問 走適合自己的路才更健康
走路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做的事情,走路也有學問?大家可能都不會相信,走路哪有那么多事,誰不會走路。但事實還真不是那么簡單,養生的學問可多著呢,這走路就是其中之一。別人的路,未必適合你,同樣,你的路別人也不能夠效仿,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走路有學問, 走適合自己的路才更健康。
不信?看看這里:
1.防心臟病
步行鍛煉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
2.防大腦萎縮
研究表明,保證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還能有效預防大腦萎縮、老年癡呆,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幾率降低50%。
3.防糖尿病
其實控制糖尿病并不難,若能一星期堅持3天,每天在30分鐘內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堅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則能降低42%。
4.防下肢靜脈血栓
步行的過程就是雙下肢肌肉收縮、舒張,這就如同液體泵一樣,使血液由肢體遠端回流到心臟,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動,避免下肢靜脈血栓。
5.減少頸椎病
步行并伴以抬頭挺胸、頸部后伸、肩背肌肉活動,有助于緩解長期伏案導致的頸肩背部肌肉、韌帶、關節的疲勞,對于預防和治療頸椎病具有明顯的效果。
6.有益腸胃
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增強肺功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對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場行走革命。在很多國家,人們已經把行走作為21世紀人類獲得健康、長壽、幸福的健身法寶。盡管具體方法各異,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健步走,行走運動越來越深入人心。
另外,人們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勢都太隨意,并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那么要如何正確的走路呢?正確地走路是,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于用力,心情舒暢,步伐輕松,颯爽。正確的走路姿勢讓人看起來更有精神,身體也能夠充分的得到鍛煉,本來一天就很辛苦,千萬別讓自己的路白走,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才行。
-
暖寶寶的多種用法,你學會了嗎?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大姨媽來時小姐姐們不適感會更加明顯,特別是宮寒的小姐姐們,天冷痛經會愈加嚴重。但有一樣神器的出現,解
-
四種方法告訴你怎樣去除濕氣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去濕氣的說法,但是很多人對于自己是否有濕氣、是否需要去濕氣卻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濕氣
-
杜松的藥用價值_杜松的副作用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中草藥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態的,那么對于我們的杜松這樣的中藥來說,到底有什么樣的藥用
-
熬夜看球賽 三類食物助你健康看球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是喜歡熬夜看球賽的,經常熬夜看球賽的話,能夠改善我們的身體里面的疾病的困擾,幫助我們的身體
-
三條經絡管住脾氣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脾氣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脾氣特別的好,但是有的人脾氣也是特別的暴躁的,尤其是對于脾氣比較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