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去除口氣的關鍵
口臭是我們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比較麻煩的一種疾病,如果人有口臭的話,會經常出現一些讓自己和他人都尷尬的情況。所以如果有口氣的話,還是需要快速地去除才好。那么該怎么去除口氣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中成藥去除口氣的關鍵。
中成藥去除口氣
中成藥內治法
口臭:口臭是指口中出氣有臭味。中醫辨證治療口臭分為以下三型:
胃熱上蒸型:主要表現為口臭,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赤爛腫痛、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當以清胃泄熱為治,可選用黃連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三黃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牛黃清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痰熱壅肺型:主要表現為口氣腥臭,胸痛胸悶、咳嗽痰黃粘稠,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當以清熱宣肺為治,可選用羚羊清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清氣化痰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復方魚腥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腸胃食積型:主要表現為口中酸臭,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溏薄或瀉下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苔厚濁膩,脈滑。當以消食化積導滯為治,可選用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山楂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或木香檳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復方雞內金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口苦:口苦患者常有心煩易怒、頭暈頭痛、目赤脅痛、小便黃短、大便偏干、舌邊尖紅等,可用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丹梔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夏枯草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沖飲;或茵梔黃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口酸:口酸是指口中自覺有酸味,甚者他人聞之有酸氣。
肝胃不和型:主要表現為口中發酸、嘈雜吞酸、食少納呆、噯氣、脅肋脹痛,舌淡苔薄脈弦。當以疏肝和胃為治,可選用調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沉香化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宿食停滯型:主要表現為口中發酸、或噯氣酸腐、納呆惡食、脘腹脹滿舌淡苔厚濁膩,脈滑。當以消食化積導滯為治,可選用枳實導滯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香砂養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曲麥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
口咸:是指口中自覺有咸味,有時伴有咸味痰涎排出、咽干口燥、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夜寐不安、多夢盜汗、小便短赤,舌紅苔少脈細數。當以養陰益腎為治,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補陰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滋陰甘露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口淡:口淡是指口中味覺減退,患者自覺口內淡而無法嘗出食物滋味,伴不欲飲食、神形疲憊,短氣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當以健脾益氣,芳香和胃為治,可選用參苓白術散,每次10克,每日3次沖飲;或人參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
暖寶寶的多種用法,你學會了嗎?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大姨媽來時小姐姐們不適感會更加明顯,特別是宮寒的小姐姐們,天冷痛經會愈加嚴重。但有一樣神器的出現,解
-
四種方法告訴你怎樣去除濕氣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去濕氣的說法,但是很多人對于自己是否有濕氣、是否需要去濕氣卻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濕氣
-
杜松的藥用價值_杜松的副作用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中草藥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態的,那么對于我們的杜松這樣的中藥來說,到底有什么樣的藥用
-
熬夜看球賽 三類食物助你健康看球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是喜歡熬夜看球賽的,經常熬夜看球賽的話,能夠改善我們的身體里面的疾病的困擾,幫助我們的身體
-
三條經絡管住脾氣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脾氣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脾氣特別的好,但是有的人脾氣也是特別的暴躁的,尤其是對于脾氣比較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