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使用的七大雷區
清熱藥是為里熱證而設。里熱證有虛有實,病變部位各有不同,熱勢輕重不一,此外尚有是否挾濕之異,因此,使用清熱藥當據證立法,依法選藥組方。然而,當今有少數醫者在使用清熱藥方面,不講辨證論治,遂使清熱藥濫用不止。濫用清熱藥之表現甚多,歸納之,主要有以下數種。
一、有醫者但憑西醫診斷而用清熱藥。如西醫診斷為膽囊炎,他們就用清膽熱藥;西醫診斷為肺炎,他們就用清肺熱藥。他們把西醫之炎癥和中醫之熱證等同起來,不講中醫之特色,不講辨證論治,因此,必然降低清熱藥之效果。
二、有些病人,經常上火,久治不愈。醫者不在經常二字上問個為什么,追溯一下原因,卻一味按實火論治,且其方多用苦寒,結果越清熱,病情越重。所以然者,以虛火當實火治療,致陰虛加重,故虛火更旺也。比如:張某某,男,48歲,已婚,工人。長期咽喉干燥而疼,夜來加劇,且久治無效,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此乃腎之陰精虧損,虛火上炎之證,當滋陰降火。而醫者卻濫用苦寒之劑龍膽瀉肝湯加減,遂致又出現五心煩熱等,即是其例。
三、醫者只知患者是熱證,但不知是虛熱還是實熱,更不知病變在何臟腑,遂將一些清熱藥羅列堆積在一起組成方劑,并令患者煎服。這樣使用清熱藥,沒有針對性,是難取得良好效果的。
四、病人只說自己有熱,但卻不言癥狀,醫者也不問病人,病人說開什么清熱藥,醫者就開什么清熱藥。病人對自己不負責,醫者對病人也不負責。結果,倒霉的還是病人。
五、在暑天,有個別醫者給病人開防暑降溫藥,但所用之方,不是清暑益氣、養陰祛濕之劑,而是令服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此方雖有清熱瀉火作用,但由于太苦太寒,故服之,易傷人之陽氣,也易傷人之陰氣。因此,用于防暑則弊多利少。
一、有醫者但憑西醫診斷而用清熱藥。如西醫診斷為膽囊炎,他們就用清膽熱藥;西醫診斷為肺炎,他們就用清肺熱藥。他們把西醫之炎癥和中醫之熱證等同起來,不講中醫之特色,不講辨證論治,因此,必然降低清熱藥之效果。
二、有些病人,經常上火,久治不愈。醫者不在經常二字上問個為什么,追溯一下原因,卻一味按實火論治,且其方多用苦寒,結果越清熱,病情越重。所以然者,以虛火當實火治療,致陰虛加重,故虛火更旺也。比如:張某某,男,48歲,已婚,工人。長期咽喉干燥而疼,夜來加劇,且久治無效,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此乃腎之陰精虧損,虛火上炎之證,當滋陰降火。而醫者卻濫用苦寒之劑龍膽瀉肝湯加減,遂致又出現五心煩熱等,即是其例。
三、醫者只知患者是熱證,但不知是虛熱還是實熱,更不知病變在何臟腑,遂將一些清熱藥羅列堆積在一起組成方劑,并令患者煎服。這樣使用清熱藥,沒有針對性,是難取得良好效果的。
四、病人只說自己有熱,但卻不言癥狀,醫者也不問病人,病人說開什么清熱藥,醫者就開什么清熱藥。病人對自己不負責,醫者對病人也不負責。結果,倒霉的還是病人。
五、在暑天,有個別醫者給病人開防暑降溫藥,但所用之方,不是清暑益氣、養陰祛濕之劑,而是令服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此方雖有清熱瀉火作用,但由于太苦太寒,故服之,易傷人之陽氣,也易傷人之陰氣。因此,用于防暑則弊多利少。
相關文章
-
哪些人適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這種飲食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那么你知道嗎?平時對于這種隱私來說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們都是吃的,有時候
-
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禁忌問題,服用中藥期間要清淡,服用中藥期間千萬不能吃發物類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藥效,也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
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藥要注意4點事項服用中藥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不宜喝濃茶,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
-
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響中藥藥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藥中有很多的配藥,不同的配藥的數量大小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作
-
平時我們如何分辨中藥真偽中藥相比西藥看來,使其身體在發生疾病后利用中藥的口服,為之能給身體帶來極大的治標又治本,但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以假亂真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