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
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響中藥藥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藥中有很多的配藥,不同的配藥的數量大小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作用,那么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中藥配伍變化及用量大小在中醫治病中起到關鍵的作用。藥的配伍變化很多,藥方中藥物配伍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藥物的用量對療效也有很大關系,下面就中藥配伍變化和用量大小關系做詳細介紹。
1、中藥配伍變化
例如麻黃本為發汗藥,但如配用適當量的生石膏,則可減少它的發汗作用而發揮其宣肺平喘、開肺利水等作用;荊芥為解表藥,如配防風、蘇葉則為辛溫解表藥,如配薄荷、菊花則為辛涼解表藥,防風可以治頭痛,如配白芷則偏于冶前頭痛,配羌活則偏于治后頭痛,配川芎、蔓荊子則偏于治兩側頭痛。再如黃連配肉桂可治心腎不交的失眠,半夏配秫米可治胃中不和的失眠。藥方的組織,也常因一、二味藥的加減而增強治療作用。例如四味補氣湯(舊名四君子湯:參、術,苓、草)為健脾補氣的方劑,但脾的運化功能差者容易產生胸悶胃滿的副作用,末代名醫錢乙,在這個藥方中,加入了一味陳皮,以理氣和中,糾正了它的副作用,名“五味異功散”,而成為臨床上常用的著名方劑。再如用補中益氣湯做動物實驗證明,其中升麻和柴胡在藥方中對其他藥有明顯的協同作用,并能增強這些藥物的作用強度,尤其在腸蠕動方面。如去掉這兩藥,該方對腸蠕動的作用即現減弱。若單用這兩藥,則無以上各作用。也有人對茵陳蒿湯做了動物實驗,發現把茵陳、梔子、大黃三藥分開,單味投藥時沒有明顯利膽作用。只有把茵陳、梔子,大黃(即茵陳蒿湯)三藥合起來使用時,才見到膽汁排泄大量增加,并且是量與質的排泄同時增多,可見藥物的配伍變化非常重要。
2、藥物的用量對療效也有很大關系
例如桂枝湯中,桂枝和白芍的用量相等,就有和營衛解肌的作用,桂枝加芍藥湯中,白芍的用量比桂枝多一倍,就成為治太陽病誤下,轉屬太陰,因而腹滿時痛的方于,小建中湯中,白芍比桂枝的用量多一倍,又配用飴糖,就為溫建中焦、止腹中痛的方劑了,厚樸三物湯,小承氣湯,厚樸大黃湯,三個藥方都是厚樸,楓實,大黃三味藥組成,因三藥的用量,各方不同,就方名不同,治證不同。再如清瘟敗毒飲原方中指出:“生石膏大劑六兩至八兩,中劑二兩至四兩,小劑八錢至一兩二錢,小生地大劑六錢至一兩,中劑三錢至五錢,小劑二錢至四錢,川黃連大劑四鏡至六錢,中劑二錢至四錢,小劑一錢至一錢半。”并指出:“六脈沉細而數者即用大劑,沉而數者,即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可見用量的變化,在處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藥物的用量也與年齡的大小,體重的輕重,病邪的猖衰,身體的強弱,氣候的冷暖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臨床用藥如果不注意配伍變化和藥重大小的變化,即使是立法和處方的大原則基本上是對的,也往往效果不理想,甚成無效。
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通過尋醫問藥網的介紹,大家知道了中藥配藥的精髓,其實很多的人現在都是需要醫生給配好的,這樣治療疾病的效果會更好。
-
哪些人適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這種飲食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那么你知道嗎?平時對于這種隱私來說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們都是吃的,有時候
-
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禁忌問題,服用中藥期間要清淡,服用中藥期間千萬不能吃發物類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藥效,也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
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藥要注意4點事項服用中藥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不宜喝濃茶,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
-
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響中藥藥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藥中有很多的配藥,不同的配藥的數量大小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作
-
平時我們如何分辨中藥真偽中藥相比西藥看來,使其身體在發生疾病后利用中藥的口服,為之能給身體帶來極大的治標又治本,但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以假亂真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