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需忌口 藥效才能更顯著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我們在購買藥物的時候,大夫也會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一些飲食禁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忌口,吃要忌口可以最大化的發揮藥效,治療疾病,下面中醫就為大家說說吃藥忌口的常識。
吃藥一般要忌口,以促使藥效更好地發揮。常規禁忌辛辣、油膩、生冷、黏滑、腥膻等,不同體質、不同的疾病、不同時期(例如:如婦女月經期、妊娠期)又有不同的忌口。
《調疾飲食辨》一書說:“病人飲食,藉以滋養胃氣,宣行藥力,故飲食得宜足為藥餌之助,失宜則反與藥餌為仇。”也就是說,飲食得當,可以促使藥效更好的發揮;如果飲食不當,反而會抵消藥效或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產生嚴重后果。
如對發熱的病人,要忌辛辣、油膩,如姜、椒、肥肉、酒類等;水腫、消化不良、泄瀉者,忌食堅硬、油炸、生冷等食物。服發汗藥者,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服補藥者,忌食用茶葉、蘿卜。
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第一個方劑桂枝湯方后注中提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在后面很多方劑的注意事項也都提出“如桂枝法”或反復直接強調忌以上說的生冷、黏滑、肉面等不容易消化的、辛辣的、變質的食物、酒等等,有時直接提出“忌口如常法”,說明以上這些食物是吃中藥時一般都應該忌的。
張仲景既然說了忌口有常法,那就應該有變法,什么是忌口的變法呢?本人認為,應該是根據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用藥、不同的身體特殊時期或特殊情況而有不同的忌口要求,內容可就廣泛了。
現代醫學也是非常重視飲食禁忌,如對腎臟病、心臟病、高血壓病、妊娠中毒癥等病人,主張減少食鹽的攝入,實行“低鹽食”。這是因為食鹽中的鈉,能使血管收縮,并能影響血管的通透性,使小血管壁水腫,增加血液流動的阻力,妨礙腎臟的排泄功能,引起血壓升高和水的潴留,加重腎臟病、心臟病等病人的病情。
傳統中醫的忌口學說大部分是合理科學的,但由于歷史條件所限,文獻記載也不乏牽強甚至迷信之處,就連醫圣張仲景也說過“妊婦食姜,令子余指”(孕婦吃姜,生的孩子會多長手指頭)這樣可笑的話,其他文獻中或者民間流傳的忌口內容也有不科學的成分,需要不斷研究并甄別。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吃藥忌口的常識,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
哪些人適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這種飲食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那么你知道嗎?平時對于這種隱私來說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們都是吃的,有時候
-
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禁忌問題,服用中藥期間要清淡,服用中藥期間千萬不能吃發物類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藥效,也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
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藥要注意4點事項服用中藥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不宜喝濃茶,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
-
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響中藥藥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藥中有很多的配藥,不同的配藥的數量大小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作
-
平時我們如何分辨中藥真偽中藥相比西藥看來,使其身體在發生疾病后利用中藥的口服,為之能給身體帶來極大的治標又治本,但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以假亂真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