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的吃中藥 中藥服多亦有副作用
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很多的疾病都是可以通過中藥治療的,但是中藥也是有副作用的,所以對于中藥一定要科學的服用,那么如何科學的吃中藥呢?
《神農本草經》是東漢時期中醫理論著作,該書收錄了365種藥物,并按藥物毒副作用大小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三大類。下品有125種,均屬不可久服多服的有毒藥物。
對中藥毒副作用的認知,古人受條件限制,基本上是在臨床實踐中觀察掌握的,很難深入而全面地掌握中藥的毒副作用,隱患頗多。比如,對于服后不久就出現中毒反應的中藥,會知道該藥有毒性,而對于反應緩慢,服用半月甚至數月才呈現中毒反應的中藥,就難以把握其毒性了。如:黃藥子,自從《開寶本草》記載其“苦、平,無毒,主治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毒”以來,均未有任何醫書記載該藥有毒性,但在近代醫療實踐中,發現該藥在臨床上連續服用一個月后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現代醫學對中藥毒副作用的研究更加深入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某些天然中藥不僅有毒副作用,而且有誘發腫瘤的風險。比如檳榔內含檳榔次堿,款冬花含有雙稠吡咯啶類生物堿,白屈菜中含苯駢菲啶類生物堿,茴香、肉豆蔻、胡椒、細辛等中草藥揮發油中的黃樟醚、異黃樟醚和二氫黃樟醚均為苯丙烯類衍生物,都可能誘發某些癌癥。木通、千年健、土貝母、斑蝥等中藥,服用不當可能出現尿量減少、尿閉或者尿頻量多,甚至可能引發尿毒癥、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很多中藥用對了有用,使用不當會傷身
多種中藥產生相同或類似的不良反應,如:穿心蓮、天花粉、大黃、黃柏等均可發生濕疹皮炎樣藥疹;板藍根、金銀花、當歸等均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此外,很多種藥物用對了有功效,用錯了則會產生毒副作用,比如甘草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和藥性,用之不當有助濕雍氣、中滿不適的副作用,長期服用可出現浮腫、血壓升高、血鉀降低、鈉潴留等不良反應。鹿茸的功能是補精填髓,過量服用或長期服用,往往會發生吐血、衄血、尿血、中風昏厥等癥狀。
是藥三分毒,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吃中藥當然不是多多益善。我們要轉變“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的錯誤觀念,合理用藥,辨證施治,化弊為利。
通過介紹,我們知道了如何科學的吃中藥,中藥吃多了就會傷身,有的很多的中藥不能搭配在一起吃,不然的話副作用是很多的。
-
哪些人適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這種飲食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那么你知道嗎?平時對于這種隱私來說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們都是吃的,有時候
-
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禁忌問題,服用中藥期間要清淡,服用中藥期間千萬不能吃發物類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藥效,也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
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藥要注意4點事項服用中藥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不宜喝濃茶,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
-
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響中藥藥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藥中有很多的配藥,不同的配藥的數量大小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作
-
平時我們如何分辨中藥真偽中藥相比西藥看來,使其身體在發生疾病后利用中藥的口服,為之能給身體帶來極大的治標又治本,但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以假亂真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