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黃的功效與禁忌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中藥有很多的類型,大黃就是常用的一味中藥,想要發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我們一定要對充分了解中藥的性味。那么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服用大黃有哪些禁忌呢?
中藥大黃的作用
大黃,別名川軍,將軍,一味中藥。其味苦、性寒,入胃、大腸、肝經。我國歷代中醫對大黃都很重視,將它與人參、附子、熟地一起稱作“四大金剛”,推為“藥中張飛”。大黃主要功能是瀉熱毒、破淤血、蕩積滯、利膽退黃,對火眼赤痛、濕熱黃疸、食積、瀉痢、實熱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閉經等多種病癥有較好療效。臨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后下。不過,由于其通下苦寒之性猛,婦女胎前產后及身體虛弱者應慎用。
從宮廷醫寨、醫家著作到民間單方,從配伍內服到炮制外用,大黃都以其瀉熱通便,止痛、破積行淤的功效被醫家和病患所稱道,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洗劉、膏劑等。除此之外,大黃茶、大黃酒等也是養生保健之佳品。
中藥大黃的服用禁忌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較適宜;脾胃虛弱、虛寒等病癥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長期服用。
用該品瀉下通便,煎服時應后下,或用沸開水泡汁,否則藥效會減弱。
服用大黃后,其色素會從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現黃色。此外,哺乳婦女服用后,嬰兒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瀉,因此授乳婦女不宜服用。由于該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婦女胎前產后及月經期間也必須慎用。
大黃除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外,曾有報道2例老年患者因長期服用(2年)大黃蘇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嚴重的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下降到5-5.6g,當減少用藥量并補充鐵等維生素C后恢復正常。通過炭末在腸道內轉運時間和排泄時間研究以及腸道內水分測定等證明,大黃作用部位在大腸,是一種大腸性致瀉劑,而鐵主要在大腸中吸收,認為導缺致鐵的原因可能為,大黃導瀉作用干擾了鐵的吸收;大黃鞣酸可能與Fe結合成不溶性復合物,妨礙了吸收;蘇打中和了胃酸;干擾了鐵與維生素C螯合,妨礙了鐵的吸收。還有報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黃蘇打4片后,出現皮膚癢疹、紅斑,哮喘加重,經斑貼試驗證實為大黃致敏。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以上為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我們要注意服用大黃的服用禁忌,科學用藥才能更好的防病治病。
-
哪些人適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這種飲食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那么你知道嗎?平時對于這種隱私來說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們都是吃的,有時候
-
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禁忌問題,服用中藥期間要清淡,服用中藥期間千萬不能吃發物類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藥效,也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
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藥要注意4點事項服用中藥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不宜喝濃茶,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否則會影響到藥效的
-
中藥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關系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響中藥藥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藥中有很多的配藥,不同的配藥的數量大小對于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作
-
平時我們如何分辨中藥真偽中藥相比西藥看來,使其身體在發生疾病后利用中藥的口服,為之能給身體帶來極大的治標又治本,但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以假亂真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