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4大誤區(qū) 并非又疼又淤才有效
刮痧是中醫(yī)治療疾病的一種特色療法,刮痧后通常會有紫色或者黑色的痧,而且刮痧的部位也會疼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刮痧后都有痧,都會疼痛,那么沒有出現又疼又淤的情況,就是沒有效果嗎?下面聽聽中醫(yī)怎么說!
刮痧療效毋庸置疑
刮痧本身的療效是毋庸置疑的。從中醫(yī)理論體系上,首先,*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臟六腑、筋脈肉皮骨都是相通的,相互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當刮痧刺激皮膚時,皮膚出現紅痧、甚至紫痧。肺主皮毛,紅紫色代表中醫(yī)的“熱”,皮膚上出現這樣的征象,勢必帶走熱邪,熱邪驅散,表邪解除,肺熱由此消散。其次,經絡是協(xié)調*臟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及皮肉筋骨的紐帶,是聯系*內外環(huán)境的通道。而皮膚又與經絡聯系密切,通過刺激皮膚,起到調理臟腑的作用。
從現代醫(yī)學的機理研究來講,刮痧也有三大作用:調節(jié)神經,能夠阻止疾病的惡性循環(huán);抗炎作用,能夠加強局部的新陳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
哪里痛刮哪里
多數人都會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時肌肉就容易出現緊縮、血液不通,從而出現疼痛。曲崇正表示,此時刮痧可以調節(jié)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jié),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起到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
刮痧的方法也很簡單,哪里痛就刮哪里,但是使用的力度要注意,一般以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痛覺為佳,這樣可以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就是下次要感覺到這次的疼痛就需要更大的受損才能感覺到不舒服。達到這個效果的時候就可以停止了。
四大誤區(qū)
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不少人認為,刮痧時出痧越多越好,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而虛證、寒證則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與肌肉豐滿者也不易出痧;室溫較低時出痧往往也不明顯。
時間長短無礙
時間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養(yǎng)生專家建議,每個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鐘為宜;局部病變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鐘之間,全身整體刮痧宜在40~50分鐘之間。此外,刮痧不能來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內向外,應單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對皮膚存在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5~7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痧。
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睡覺受涼,早上起床后便覺頭痛、鼻塞,繼而出現惡風、頸背痛、神疲乏力,采用刮痧治療一次后癥狀基本消失。然而同樣是感冒的劉小姐,在家里刮痧卻越刮臉越蒼白,人也更加虛弱。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卻大相徑庭?
感冒用刮痧療法,一般效果是很明顯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發(fā)熱為主,則不宜單一進行刮痧,要配合藥物治療。尤其不能“頭痛刮頭,腳痛刮腳”。因為頭痛刮痧必須排除頭部有無器質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醫(yī)院診斷清楚再行刮痧。
越疼越有效果
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是感覺到疼痛難忍、刮得“慘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實這是錯誤觀點。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實,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當,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不僅無效,還可以造成皮肉損傷。
刮痧注意事項
“暈痧”的多是青壯年
現在,刮痧在美容院、養(yǎng)生中心被廣泛運用。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刮痧的,有一些基礎病的、干功能不全的、有血液病的等都不適合。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過分饑餓、剛吃過飯、過度疲勞等都不能刮痧,所以,在他們醫(yī)院,上午11點后、下午4∶30以后,基本上就不刮痧了,此時刮痧容易“暈痧”。
什么是“暈痧”,就是刮著刮著,出現嘔吐頭暈的癥狀。在刮痧治療室,“暈痧”的居然多是青壯年。黃美說,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小年輕都太疲勞了。夜生活加上高壓的工作,到零點才睡覺,早晨六七點就要趕去上班,嚴重睡眠不足,持續(xù)疲勞。
在進行刮痧操作時,若出現頭暈、眼花、心慌、惡心或嘔吐、臉色蒼白,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脈微弱、血壓下降等暈刮癥狀時,應迅速平臥,頭部放低,解開衣扣與褲帶,保持通風,同時也可喝熱水、糖水或點壓人中、內關、涌泉等穴位。
尋醫(yī)問藥網溫馨提示:刮出痧30分鐘內不要洗涼水澡。至于刮痧的頻率,兩次刮痧之間要要相隔3~6天,而且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次刮痧。
-
刮痧誤區(qū) 又疼又黑有無效呢?刮痧通過調整陰陽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機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開竅醒腦、舒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化濁的作用。據介紹,它
-
如何利用刮痧來美容面部經絡穴位受刮試刺激而產生熱效反應,使面部血溶量和血流量增加,受損變化的枯,弱細胞激活促使代謝產物交換排出,最終達到排
-
中暑刮痧太用力 恐皮膚發(fā)炎感染夏季中暑、頭昏腦脹,許多人就地取材,拿著硬幣和涼感藥膏就朝著肩頸部刮痧,且一定要用力刮到出痧才罷休,認為這樣的微破壞有助
-
夏季愛吹空調可刮刮痧盛夏,正是中暑、空調病、腸胃炎、感冒、腰背酸痛等疾病的高發(fā)期。此時,不妨采用刮痧療法,既有保健作用又能治病。早在明代,醫(yī)
-
常刮身體八部位可強身健體哦身體出現不適,很多人會比較喜歡去刮痧,且刮痧效果也不錯。刮痧是以中醫(y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