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太極拳的“松”
因為只有做到了“松”才能使頭腦清靜,氣就自然下沉,精神更會提得起,就更加在松靜練拳架時默識到哪部分是松,哪部分是緊,從而使血氣流暢全身,以氣運身,達于外與內四稍,起到調和陰陽、強身養命的作用。在高度上,當手臂與對方接觸時四大節得“松”下來,聽對方的力點何處。雙眼神同時要審查對方的身形變化便能得知己知彼,得機得勢,才能由柔化至剛發,通過不斷磨練增長功力,才能承受對方的來勁,并實現化、引、掌、發的功效。
由于“松”至關重要,所以有的教太極拳者一開始便強調初學者要做到松,還要求他們大松大軟。這是值得斟酌的。因為“松”說到底是太極拳的內在要求,對初學者來說,讓他們知道松的重要性,并初步接觸到一些關于松的基本道理是可以的,但要求他們一開始就做到松是不切實際的,要做到“松”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必須以拳架的正確熟練為前提。一個初學者必須先把拳架學好,掌握要領,做到拳架基本準確,演練純熟,那時才能談得上尋求真正的松柔。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松呢?
所謂“松”在外形上就是在拳架熟練的基礎上,把整個身法調整好,頭要用意虛虛領起,胸要松,背微緊,頭、身、腳即三大節要做到整體配合,眼睛要平視,內視(不受外物影響)指心與意合,筋與骨合、氣與力合,即內三合。
兩肩要松沉自然,肘要下墜,使內氣能通過全身節節貫穿,達于兩臂、兩腿、兩掌指、兩腳趾,即到達稍節,腰要正直,兩股要微微向前托起,即所謂并襠,胯要落、膝要微松,使身軀形成一個具有彈性的運動實體,使血氣勁能通過正確的外形暢通無阻地周流全身,并且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轉。
“松”不是丟懈。松是在外形正確的前提下使筋絡、經脈全面打通,使血氣、勁力節節貫穿,沒有任何阻滯,而且往返不斷。道家的“二道九還”中,丟則是動作不到位,外形支撐不起,就打不通筋絡和經脈,以致血氣、勁力處處受阻,松必須有內氣貫通其間,上勢結束至下勢開始必須有內氣貫穿連接,亦即所謂勢斷意不斷,藕斷絲相連,不然就會出現丟勢。又從何談得上練太極拳內功呢!
松與緊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有的人講松就一直強調“松”不講求緊,這是片面的。只有“松”沒有緊就違背了拳論講的剛柔相濟的原理。正如鄭悟清祖師指出的,練太極拳者如此走上陰柔之路,導致損身損壽的惡果。其實松與緊是一對矛盾,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行拳當中,形體松柔,但內氣騰然,內氣不能松懈。再者,全套拳幾十個架式,每個式都有松有緊,有虛實,柔剛變化,“松”即是虛、柔,緊即為實、剛,每勢以至每個動作都有松緊、虛實和剛柔。整套拳在運行中,就是要使每個式都循著走弧、轉圓、滾動的路線來達到松緊交替,虛實易位,剛柔相濟的效果。
求松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正如輕里求輕,松里求松,松是有層次之分的。亦即所謂一層功夫一層道理,初學者所要求的松只能是在不斷糾正拳架姿勢中講求松沉,逐漸去掉一些僵勁和撼力。隨著功夫的熟練,松的要求就會由局部進入到整體,由形體的松進入到內在的松。松的程度越高,你的功夫也就越深,反過來,功夫越深,對松的質量的要求也就越高。功夫沒有窮盡,所以對松的要求也是沒有止境的。
以上是我跟隨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師劉瑞先生學拳十六年的粗淺體會,不當之處,請方豪指正。
由于“松”至關重要,所以有的教太極拳者一開始便強調初學者要做到松,還要求他們大松大軟。這是值得斟酌的。因為“松”說到底是太極拳的內在要求,對初學者來說,讓他們知道松的重要性,并初步接觸到一些關于松的基本道理是可以的,但要求他們一開始就做到松是不切實際的,要做到“松”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必須以拳架的正確熟練為前提。一個初學者必須先把拳架學好,掌握要領,做到拳架基本準確,演練純熟,那時才能談得上尋求真正的松柔。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松呢?
所謂“松”在外形上就是在拳架熟練的基礎上,把整個身法調整好,頭要用意虛虛領起,胸要松,背微緊,頭、身、腳即三大節要做到整體配合,眼睛要平視,內視(不受外物影響)指心與意合,筋與骨合、氣與力合,即內三合。
兩肩要松沉自然,肘要下墜,使內氣能通過全身節節貫穿,達于兩臂、兩腿、兩掌指、兩腳趾,即到達稍節,腰要正直,兩股要微微向前托起,即所謂并襠,胯要落、膝要微松,使身軀形成一個具有彈性的運動實體,使血氣勁能通過正確的外形暢通無阻地周流全身,并且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轉。
“松”不是丟懈。松是在外形正確的前提下使筋絡、經脈全面打通,使血氣、勁力節節貫穿,沒有任何阻滯,而且往返不斷。道家的“二道九還”中,丟則是動作不到位,外形支撐不起,就打不通筋絡和經脈,以致血氣、勁力處處受阻,松必須有內氣貫通其間,上勢結束至下勢開始必須有內氣貫穿連接,亦即所謂勢斷意不斷,藕斷絲相連,不然就會出現丟勢。又從何談得上練太極拳內功呢!
松與緊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有的人講松就一直強調“松”不講求緊,這是片面的。只有“松”沒有緊就違背了拳論講的剛柔相濟的原理。正如鄭悟清祖師指出的,練太極拳者如此走上陰柔之路,導致損身損壽的惡果。其實松與緊是一對矛盾,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行拳當中,形體松柔,但內氣騰然,內氣不能松懈。再者,全套拳幾十個架式,每個式都有松有緊,有虛實,柔剛變化,“松”即是虛、柔,緊即為實、剛,每勢以至每個動作都有松緊、虛實和剛柔。整套拳在運行中,就是要使每個式都循著走弧、轉圓、滾動的路線來達到松緊交替,虛實易位,剛柔相濟的效果。
求松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正如輕里求輕,松里求松,松是有層次之分的。亦即所謂一層功夫一層道理,初學者所要求的松只能是在不斷糾正拳架姿勢中講求松沉,逐漸去掉一些僵勁和撼力。隨著功夫的熟練,松的要求就會由局部進入到整體,由形體的松進入到內在的松。松的程度越高,你的功夫也就越深,反過來,功夫越深,對松的質量的要求也就越高。功夫沒有窮盡,所以對松的要求也是沒有止境的。
以上是我跟隨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師劉瑞先生學拳十六年的粗淺體會,不當之處,請方豪指正。
相關文章
-
練習健身氣功有哪些好處?氣功有七種好處練習健身氣功具有修身養性的作用,并且具有調節神經功能的功效,也可以改善心臟以及人體循環的狀況,能夠改善機體的毛細血管問題
-
須發早白中醫治療方法 氣功療法治療須發早白須發早白的人群,可以選擇中醫治療,中醫可以有效改善須發早白的情況,可以選擇氣功療法進行治療,氣功療法可以起到養發生發的作
-
中醫減肥:太極氣功減肥法七大招式太極氣功減肥法也可以歸于中醫減肥這一類減肥方法之中,太極氣功法是中國武術中成名已久的一種武功招式,很多老人都喜歡大太極,
-
練習氣功要撐握的要領氣功是一種強身健體,調治情操的一種靜運動,對身體可以起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作用。那么怎么去撐握練習氣功的要領大家知道嗎
-
氣功減肥好方法氣功減肥不是武俠小說里面的那種氣功,而是指通過控制呼吸頻率和幅度配合運動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現在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