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立秋之后宜吃扁豆?
今年的8月7日是立秋,立秋意味著秋天已到來,在秋天到來的時候,我們的餐桌上應多有些扁豆。
扁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角,別名為南扁豆,沿籬豆、蛾眉豆,羊眼豆等。莢果長橢圓形,扁平,微彎。嫩莢是普通蔬菜,種子可入藥。扁豆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入選原因
鄭板橋有一首詩說到“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7~9月正是扁豆的開花結果時期。而且,今年8月8日立秋,從中醫說來,從立秋到秋分之間時段叫做“長夏”。長夏的特點是雨水較多,暑熱夾濕,脾胃受困,人常常覺得精神萎頓、食欲不振、胸悶腹脹、困倦乏力等。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長夏時喝扁豆粥,有去濕、健脾、助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
養生優勢
扁豆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它屬于藥食同源的蔬菜,一般人群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而且,含碳水化合物也不多,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食用。
全站精華到社區提問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