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如何看待中醫養生?
在臺灣,中醫一直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偏房”。各綜合性大醫院里,中醫科室多處于弱勢地位。患者大都會選擇“快速、便捷、分類精細”的西醫治療病情。但近年來,西醫界醫療糾紛不斷,加之慢性病增多,臺灣人對養生越來越重視,注重“以養為主,陰陽調合”的中醫,開始成了“香餑餑”。
整形醫院,也借中醫“熱力”
“在我們醫院,西醫有50多個科室,中醫卻只有一個科室”。彰化最大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有104年歷史。該院國際醫療中心郭韻惠小姐告訴記者,為了方便患者,現在中醫開出的藥方,都是加工處理后的中成藥,有水狀劑,也有藥粉。在臺灣,統稱“科學中藥”。
在臺中市從事法務工作的吳子堅,患偏頭痛多年。一開始,他找西醫診治,卻被告知“找不出原因”。后來,吳子堅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改看中醫,吃了健保給付“不花錢”的藥粉一段時間后,頭竟然漸漸不疼了。
像吳子堅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市場讓中醫越來越“熱”,“抗癌”是最近臺灣中醫界新興的話題。以一家全自費的抗癌中醫診所為例,掛號費一次就要1000元(新臺幣,下同),復診每次還需800元。即便要價如此昂貴,這家診所門前,病人還是排起了長龍。
“不像大陸,臺灣沒有專門的中醫院,只有中醫診所。但像這樣的療效訴求,是會被衛生部門盯上的”,在郭韻惠眼中,坊間的這種“抗癌”小診所,扮演的角色類似幾年前遍布大陸的“性病醫院”。
中醫如此“熱力四射”,讓各大醫院紛紛在西醫科外加開中醫科,連一些整形醫院,也開始聯手中醫科室開起了美容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