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模仿與探索并舉
所謂模仿,就是向那些總結出自己的養生之道的高壽老人學習,學習人家成功的養生之道。從他人的生活規律、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中學習借鑒,得出自己想要的。他人喜歡吃豆腐,你也可以常吃;他人是素食主義者,你也可以偶爾吃肉;他人一日三顆棗,你也可以吃五顆;他人早上六點就起床鍛煉,你依然可以六點準時起床……這就是養生之道的模仿。
模仿,不能模仿那些“特殊”的人物。那些“特殊”人物的理論,往往是“不養生,就是最大的養生”。有些人,比如我的一位親戚,一天三酒,幾乎天天暈乎,但他長壽,活到七老八十沒有毛病,這種“酒暈子”式的養生之道你不要學;有些人,比如著名漫畫家丁聰,天天、頓頓吃肉,還沒有高血脂高血壓,健健康康超過了米壽,這種養生之道你也不要學;有些人,從來不鍛煉,早睡晚起,但他什么毛病也沒有,這種懶惰人的養生之道,你還是不要學……這些“特殊”的人物,身體機能就是不一般,怎能胡亂學習模仿?
向該學之人學習,朝著正確的方向走,這才是模仿的本意。 但模仿的同時,不能忘記自我的探索。當然,探索,就是從生活規律、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體育鍛煉諸方面,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去探索。自身的健康狀況,首先要摸清,甚至自己上幾代的健康情況,你都要摸清。因為從遺傳的角度來講,上幾代的健康情況就是你自己的“晴雨表”,你不能不給予高度重視。摸清了自己的健康狀況,那就要在生活規律、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體育鍛煉諸方面把握一個“度”的問題。
另外,養生,不忘養性,即時刻保持健康的心理,保持樂觀、安詳的心態,這是養生修煉中的根本因素。這個問題,可是要活到老學到老,修煉到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