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孕期治療牙病可降低胎兒早產風險
新浪健康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婦產科雜志》刊登美國科學家完成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孕期牙病不僅可以安全治療,而且可大大降低與牙周病有關的早產危險。
牙病通常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牙齦組織發炎病變所致,不及時治療則會導致慢性炎癥揮之不去。孕期牙病特別是一大惱人問題。由于身體激素猛然變化之故,孕婦更容易得牙病。然而,標準的基于四環素的牙病療法并不提倡,因為該療法可能對胎兒造成危險。但是,大量證據表明,牙病本身又會增加早產危險。
賓夕法尼亞大學牙科學院的馬喬里·杰夫科特博士及其同事對“孕期牙周病非藥物療法降低早產危險”這一課題展開了研究。新研究涉及322名有牙病的參試孕婦。這些孕婦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一種侵入性洗牙治療,并接受口腔衛生輔導。另一組孕婦只接受口腔衛生輔導。生完孩子之后,所有參試婦女都接受了牙病治療。
研究發現,接受洗牙治療的孕婦和未接受治療的孕婦的早產比率分別為45.6%和52.4%。深入分析發現,孕期成功治療牙病的孕婦,早產危險顯著降低。在洗牙組孕婦中,有42人的牙病成功得到治療,其早產比率只有10.5%;在111名接受洗牙治療但牙病未痊愈的孕婦中,早產比率為62%。
研究人員表示,新研究結果對孕期牙病治療具有積極的啟迪意義。孕期牙病非藥物療法安全可靠,且可以降低早產危險。因此,杰夫科特博士建議,婦產科醫生應該建議有牙病的孕婦及時看牙醫,非藥物洗牙療法就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成功治療”至關重要。(陳宗倫)
新浪健康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