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養生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秋分節氣,秋分之“分”為“半”之意,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這樣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秋分之后,“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因此人們一定要記得添衣保暖。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同時防止寒涼之氣傷身,以免出現鼻干、咽干、咽癢、皮膚干燥、呼吸道疾病、秋季腹瀉等問題。
人們在秋分節氣養生中應該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
精神調養方面,在保持樂觀、平靜心態,以做到神志安寧,避免秋日肅殺之氣帶來的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以適應秋天平容之氣。還可以增加戶外活動如登高、爬山、秋游等以舒緩心情。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樂觀的工作狀態、精神狀態。
秋分的燥是涼燥,已不同于白露的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指出,“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 專家指出,秋分后每天不宜吃太多水果。因為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群,吃水果多了就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