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示出現淋巴結變化等12類癥狀需排查癌癥
無緣無故的體重減輕 如今人們喜歡減肥,但是如果沒有節食也沒有加強運動,一個月里體重卻減輕了10斤,這就要注意了,要請醫生查一查。當然也可能是甲亢,醫生會先查甲狀腺功能等。
乳房改變 大多數婦女都會自查乳房,如果出現腫塊,當然應看醫生。但其他癥狀如乳房發紅、皮膚變厚,也可能是一種少見的炎癥性乳癌。如果局部皮疹持續幾周或乳頭有分泌物(非哺乳期)或乳頭向內收縮,這些都不是好兆頭,都應找醫生檢查。
經期間出血或其他不正常出血 絕經前婦女容易忽視一些不規則的出血。如果月經一直規則,突然有經期間出血,就要注意。絕經后再出血也要注意,要排除子宮內膜癌。
皮膚改變 大多數人都知道痣變大了就可能成癌。此外還應注意不正常的皮膚色素沉著,或者皮膚突然發生出血或過多的鱗屑。至于這些變化發生多久才成為問題,倒不一定,一般認為是幾周以上。
吞咽困難 只能喝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就要注意消化道癌,如食管癌,應請醫師檢查。
不該出血的地方出血 大便有血,并不一定都是痔瘡,也要排除結腸癌等?勺鹘Y腸鏡檢查。小便時看到馬桶內有血,除月經外,也要排除膀胱癌及腎癌。有咳血就應檢查,尤其是咳血不止一次時。
腹部絞痛及抑郁 如這兩者同時存在就應請醫生查一查。因有專家發現抑郁癥與胰腺癌有關,但原因不明。
口腔改變 吸煙者特別應該注意口腔內白斑或舌上白點,這些可能是癌前期表現,可發展成口腔癌。
局限性疼痛 老年人往往這里痛那里也痛,大部分不是因為癌。但是局限在某部位一直痛,而且無法解釋原因,就應請醫師檢查。
淋巴結改變 如腋下或頸部發現淋巴結腫大,或在其他部位,都要請醫師查。尤其是淋巴結持續增大一個月以上者,要排除炎癥或癌癥,如查不出原因,則應作活檢。
長期發熱 如果不是因流感或其他炎癥而發熱,要考慮到癌癥可能,有時甚至是癌已轉移后,但也可能是早期血癌,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等。也可同時有黃疸或大便顏色改變。
持續咳嗽 受冷、感冒或過敏都可引起咳嗽,有些藥的副作用就有咳嗽。但長期咳嗽三四周以上,則應仔細檢查排除肺癌。
其他如腹脹、疲乏、消化不良等也可能是癌的表現,但幾率較少。以上癥狀往往普遍存在,因此看了本文后不要形成恐癌癥,要相信科學,相信正規醫院。如已排除癌癥,應快快樂樂地投入到美好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張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