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揭秘飯店售賣養生粥真實養生價值
眼下要說什么飲食店火,大概莫過于粥店了。一碗粥,價值少則五六元,多則二三十元。各種小吃,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看似廉價,其實一餐飯也著實不算便宜,而且店家的成本要比炒菜店低得多。
粥店的招牌之一,就是吃粥養生。各種粥的名稱都很好聽,還有種種保健說法,不由消費者不動心。問題是,粥店的粥有多大的養生功能呢?和家里的粥有什么不同?是否真的適合每個人吃呢?
長時間保溫,維生素有損失
人們都知道,熬粥是一件非常費時間的事情。如果等到顧客落座,再開始熬粥,顯而易見是來不及的。剛煮好的粥非常燙,顧客饑腸轆轆,要等10分鐘才能喝進嘴,顯然也是等不及的。所以,讓顧客喝剛出鍋的新粥,根本沒有可行性。
粥店里有幾十種粥可以供應,但店里會有那么多鍋嗎?能保證隨時都有供應嗎?顯而易見,大部分粥是用白粥調配出來的。先準備好白粥,顧客需要什么類型的粥,再把白粥和相應的材料混合在一起。
近年來粥店十分流行,不知道那些店里的粥,是否能達到真正的粥的標準,各種粥的營養價值又是否如他們所宣傳的那么好呢?
開店之前,肯定要熬好很多白粥,然后放在鍋里保溫,隨時等待顧客的到來,再隨時熬著粥,預備下一撥的顧客。這就能夠解釋,為什么在粥店喝到的粥都是溫的,而不是燙的。可是,在保溫狀態下放了幾個小時的粥,維生素的損失肯定是比較大的,這一點不難理解。
為了加快熬粥速度,有些店里還會在煮粥時加入堿,促進淀粉粒的崩解,這樣就會讓B族維生素損失更為慘重了。
煮粥大多加堿 破壞維生素
說到烹調加堿,估計大店小店里的廚師,對小蘇打都實在太熟悉了,太愛用了。煮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要加小蘇打,煮綠豆粥更不能忘。
理論:為什么煮粥要加堿?這是因為堿能促進淀粉吸水糊化,促進淀粉粒外層的谷蛋白溶解入水,結果就能讓粥更快地煮熟,還能讓粥口感更粘稠。
鑒別:堿會讓谷類中少量的類黃酮物質從無色轉變成黃色。所以加堿的粥會或多或少地變成淡黃色或淡黃綠色。放多了還會有一種堿味,破壞了粥本身的清香氣息。
加堿烹調,粥煮得更粘更軟,對于胃病患者有好處,特別是胃酸過多那種。但另一方面,這樣烹調的主食,不僅維生素損失過大,而且因為容易消化,血糖上升過快,糖尿病人和高血脂病人不宜食用。
白粥添加鹽,增加鈉的供應
粥大致分為南北兩種風格,北方吃雜糧粥或豆粥,不放鹽,是否放糖由自己決定。而南方的粥基本上都是咸粥,加入各種魚肉蛋類作為配料。
相比而言,北方的粥比較健康一些,因為其中既沒有油,又沒有鹽,哪怕維生素受了損失,至少還能供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比如紅豆粥、綠豆粥、八寶粥、薏米粥、五仁粥等。
南方的粥呢,加入了鹽,甚至還要加入味精。里面的魚肉蛋類,也或多或少地含有鹽分。所以,喝這種粥,得到的總鹽量是相當不少的,按300克一碗粥來算,一碗粥中就有3克鹽,對于高血壓病人并不合適。
同時,因為南方粥毫無例外地都以白米粥為基礎,一碗粥的量又比較大,血糖反應高得驚人,與白糖差異不大,所以不適合糖尿病人吃。相比而言,北方粥中放了大量的雜糧豆類,如果不加糖的話,血糖上升速度明顯比白粥慢得多。
以粥店里最受歡迎的皮蛋瘦肉粥為例,粥中含有皮蛋,它是鴨蛋加堿腌制而成的,可以這么說,用皮蛋煮粥的好處之一,就是它起到了加堿煮粥的效果,使粥更加容易煮爛,口感更加柔軟。但是,這種做法對于維生素B1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對于血糖控制也同樣不利。加入油條末或者薄脆末,固然吃起來香脆可口,健康上卻沒什么好處。
粥的食材新鮮度需要提高
煮粥最要緊的是好原料,特別是雜糧原料,能帶給粥自然的香氣。但是,在粥店吃粥,常常會感覺到材料新鮮度不夠。
這是因為,各種雜糧含有谷胚,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氧合酶,有發生脂肪氧化的風險,不太耐放,容易產生不新鮮的陳放氣息。在添加各種配料、添加糖和鹽時,粗心的食客往往吃不出來。比如說,花生碎、芝麻碎、松仁等都常有這種現象,薏米、糙米也往往味道不夠新鮮。
冰粥也要考慮傷胃問題
一些店里還供應甜粥和冰粥,其中甜粥中加入不少糖,也有增加白糖攝入量的危險。而冰粥經過冰鎮,和其他冷食一樣,有可能促進胃腸血管的收縮,影響消化吸收。所以,在夏日炎炎、汗流浹背之時,不要為了貪涼圖痛快而大碗喝甜味冰粥,還是喝溫熱的粥比較好。
說到這里,粥店的問題也不少。不過,相比于其他類型的快餐而言,粥店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是一餐當中的脂肪攝入量比較低。粥里基本上是不放油的。同時,粥店提供了多種粗糧粥的選擇,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食材來源。只要其中少放鹽,不放堿,用新鮮原料,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至于具體挑選哪一種,就要看食客自己的身體需要,以及養生的觀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