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學揭秘長壽之道:男要冷養女要熱養
兩性關系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有個經典的比喻:男人來自平均溫度零下23℃的火星,女人則來自表面溫度高達450℃的金星。對于溫度的感知,男女一向不同:寒冬里,女人棉衣緊裹,還是凍得手腳冰涼、瑟瑟發抖,男人穿著薄襯衣,卻仍然精神抖擻;炎炎夏日,女人可以頂著太陽逛街,揮汗如雨吃火鍋,而男人即使坐著不動也熱得叫苦不迭。
在醫學家眼中事實也如此。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研究發現,男人怕熱,所以“冷”點的男人活得久;女人怕冷,所以“熱”點的女人更長壽。
男冷女熱是長壽之道
日前,澳大利亞聯邦老年部部長賈斯廷·艾略特公布了該國最長壽地區排行榜:女性最長壽地區是昆士蘭州的陽光海岸,平均壽命84.7歲;男性最長壽地區是較涼爽的墨爾本—堪培拉一帶,平均壽命80歲。從統計數字上來看,生活在溫暖、陽光充足地區的女性壽命較長,而在氣候涼爽地區居住的男性則活得更久,這一規律在全球范圍內同樣適用。調查人員分析,氣候會影響人心理和生理多個方面,進而影響壽命。
那么,為什么男人怕熱、女人怕冷呢?美國生物物理學教授戴維對此解釋說,男人身上的肌肉多,食量大,新陳代謝更快,因此體表要比女人溫暖一些。從生理角度看,女人對冷比男人更敏感,男人皮膚里的“溫度傳感器”更遲鈍,不夠“知冷知熱”。所以,即使氣溫低時,男人身上仍然是熱乎乎的,女人身上則是冷冰冰的。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養生學教授楊力指出:從中醫上說,女人生性陰寒,所以怕冷;男人生性陽燥,所以怕熱。從生理角度分析,男人和女人生殖系統的不同也造成了他們的溫度“差異”。男人生殖器官中的睪丸不耐高溫,它需要維持比體溫低的溫度,否則會傷害精子。而女人的子宮像個倒置的梨,屬涼性,不注意保暖就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所以,女人更需要溫暖的呵護。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曾做過一項研究,在對726例亞健康狀態者的生存質量與軀體癥狀測評后發現,男性亞健康者排在首位的癥狀是怕熱,女性則最怕冷。
一、男人“冷”養生
有句俗語說,“小伙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這話其實不無道理,男人的“火力”的確要比女人壯一些。對他們來說,不妨經常嘗試一下“冷”養生。
水溫冷下來。泡熱水澡蒸桑拿,既舒服又解乏,但蒸桑拿時室溫高達50℃—70℃,極易破壞精子的生長環境,甚至造成“死精”。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志超建議,男性不要頻繁進行熱水浴或桑拿,每周一次,溫度以37℃—41℃為宜,每次15—20分鐘,每周累計不超過30分鐘。有生育要求的男性最好半年內別泡熱水澡或蒸桑拿。
襠部冷下來。男性的陰囊具有溫度調節的功能,就像一臺“空調”,調節著整個生殖器官的溫度。張志超表示,長時間騎車或駕車、愛穿厚牛仔褲、把筆記本電腦放在大腿上用、長期坐在寬松沙發里等習慣,都會導致陰囊被包圍受壓,不能正常調節溫度,以致睪丸溫度上升,生殖功能受到影響。所以,男性最好不要穿緊身牛仔褲,內褲宜寬松舒適透氣。像出租車司機、辦公室一族的男性,最好每隔40分鐘就起來活動8—10分鐘。
飲食冷下來。近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科學家揭示了女性長壽的一大原因———常吃低熱量食物。女性通常愛吃素食、吃得少,男性愛吃肉食、吃得多,而且常狼吞虎咽。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于康表示,男人對動物性脂肪的偏愛,會使腎臟超負荷運轉,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風險。即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見的隱性脂肪也占28%。因此,男人應學會低熱量飲食,減少動物性油脂攝入,以豬肉為例,每天應控制在二三兩,吃豬肉時最好與豆類食物搭配,可以使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每天食用烹調油數量不超過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