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科學的養生大師
養生明星——“大師”張悟本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張悟本也好,李一也罷,每一個養生明星的誕生無不由利欲孕育而成。
綜述:湯亞奇
張悟本“火”了
2010的上半年,中國誰最紅?張悟本應該算一個。
他幾乎是一夜成名。他和他的“吉祥三寶”——綠豆、長茄子、白蘿卜為人們津津樂道。他的經典論調被人們口口相傳。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綠豆,少的四五斤,多的幾十斤。
《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一書上市僅6個月,就獲得了當當網、卓越網、新華書店等所有圖書排行榜的銷售冠軍。銷量達300萬冊。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節目播出“張悟本談養生”的第一期,就登上了史上同時段收視率前三名。由他“坐診”的悟本堂,普通號一個兩百元,5 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排到了2012 年。特需號一個2000 元,5月份就已經排到了2011年。
張悟本“倒”了
2010 年5 月18 日,第一個質疑張悟本的聲音出現。
曾有知情者估算,到2010 年底,張悟本將為中奧公司創造不低于一個億的收入。
《生命時報》在頭版刊登了名為《該不該相信張悟本》的報道。文中不僅有各個領域專家對張悟本的批駁,還揭露了他身份和學歷造假的事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各大網站轉載了《生命時報》的文章以后,不但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批評,反而引來了不少同情張悟本的聲音。
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中國人有“英雄不問出身”的傳統思想。人們對那些出身寒微并取得一定“成功”的人懷有敬佩和同情之心。另一方面,和那些居高臨下、冷漠無情的“專家”相比,張悟本讓人們覺得更親切。盡管這樣,這篇報道還是拉開了張悟本媒體批斗大會的序幕。媒體出現大量批張文章。轉眼間,張悟本成了“過街老鼠”。隨著批判的深入,人們終于認識到張悟本“養生方法”的荒唐性。許多掛了高價號的人紛紛要求退號退款。5月28日 衛生部首次公開否認張悟本的“衛生部首批高級營養專家”身份。悟本堂暫停營業。6月3日,悟本堂被拆除。6月7日,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節目暫停播出。
其實,張悟本是一顆棋子
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張悟本背后的策劃團隊也逐漸浮出水面。
2010 年5 月28 日,《新京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神醫”張悟本的背后推手》的文章,披露了“捧紅”張悟本的幾位“貴人”。至于張悟本本人,只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第一位貴人鄢良是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該合作中心其實是一個提供保健品和保健品生產技術的事業單位。鄢良曾于2007 年6 月舉辦過一系列社區講座。懂一點點中醫的下崗工人張悟本經朋友推薦成為主講人。鄢良之所以選擇張悟本,一是見他表達能力強,二是覺得請個無名人物總比請中醫大家省不少錢。張悟本和他的第二個“貴人”唐燕飛就是在做講座的過程中認識的。唐燕飛就是后來包裝張悟本的中奧公司和悟本堂的老板之一。從2007年起,唐燕飛就開始竭力包裝和推廣張悟本,但是,一直不見成效。他們為張悟本制作了演講光盤賣給地方電視臺。電視臺不僅不買,還要收錢。看來,當務之急是要讓張悟本出名。于是,唐燕飛想到了出書。2009 年8 月,通過朋友引薦,唐燕飛結識了賀雄飛。賀雄飛擅長策劃出版“學術”書籍,曾推出汪國真、孔慶東和摩羅等文化名人,號稱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出版家。賀雄飛加盟以后,第一步是給張悟本的書取了一個口號式的名字:《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第二步是找權威的出版社。通過私人關系,他找到了人民日報出版社。書中內容則全部來自張悟本的演講光盤。2009年11月,《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出版。接下來就是宣傳。在高額廣告投入下,書的銷量很快就上去了。緊接著,電視臺的態度也跟著轉變了。先是北京電視臺《城市》欄目邀請張悟本上節目。然后是今年2 月、3 月、4 月,張悟本三上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節目。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貴人”團結在張悟本周圍?當然是利益所趨。有數據為證:張悟本做一個講座,出場費20 萬元。15 分鐘看一個病人,收費2,000元。此外,還有收費1萬元/ 月的康復營,賣書和光碟的收入等。曾有知情者估算,到2010年底,張悟本將為中奧公司創造不低于一個億的收入。
根據《生命時報》《新京報》、MSN 中文網、網易網、《健康報》報道綜述。
事件回放:1997 年,張悟本下崗。之后賣保健品,期間通過函授學習“中醫”。2007 年,張悟本以“中醫專家”身份到社區開講座。期間認識做養生類產品的唐燕飛。唐燕飛開始包裝張悟本。2009 年8 月,中奧公司與出版人賀雄飛合作。2009 年11 月,《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一書出版。2010 年2 月至4 月,張悟本三上湖南衛視。5 月18 日,《生命時報》刊發質疑報道。5 月28 日,《新京報》深度報道揭露張悟本事件利益鏈。5 月28 日,衛生部公開否認張悟本的“衛生部首批高級營養專家”身份,悟本堂暫停營業。6 月3 日,悟本堂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