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誤區(qū):揭穿食物防輻射的真實謊言
到底有沒有什么食物吃了就可以有效的“防輻射”?現實比較殘酷,在靠譜的學術資料或者核災難應急程序中,都沒有用食物來防治輻射的內容。積極有效的方案是——“避免食用被輻射污染的食物”。
即使是寫進了標準手冊的碘片抗輻射,也并非完全有用。首先,它只對放射性碘有效,而對其他放射性物質無能為力。其次,服用過多的碘本身又會帶來其他的健康風險。核輻射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提前服用碘化鉀片可使碘在甲狀腺里飽和,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從而減輕癌癥風險。無輻射危險的人是沒有必要、也不能自行大量、長期服用碘劑。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正常人一日需碘僅100到150微克。大劑量碘可導致甲狀腺機能紊亂,導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窒息。長期服用還可出現高鉀血癥,表現為神志模糊、心率失常。尤其要指出的是,由于碘可以通過胎盤,也可以通過乳汁分泌。如果沒有必要服用碘劑的孕婦、哺乳期婦女服用超出生理需要量的大劑量碘劑,就會導致胎兒或嬰兒的甲狀腺功能異常。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指出,碘化鉀片并不是“輻射解毒劑”,服用碘化鉀需謹慎。
隱蔽是主要防護措施
目前網絡上盛傳喝綠茶,吃木耳、海帶、螺旋藻等食物能有效預防及抵抗輻射,甚至有人列出“預防輻射的7種神奇食物”。對此,專家并不認同。目前科學上并無研究表明這些食物可以抵抗輻射。環(huán)保專家董金獅也表示,輻射污染是物理性的,與食品關系不大,通過食品補救效果也會比較差。很多人認為一些食物可以防輻射,其實是因為通過吃一些抗氧化的食品,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另外一方面,也提高身體的排泄能力,將身體接收到的輻射有害物質及時排泄出去,以此來減輕輻射的危害。
基本預防措施
一旦核反應堆的安全殼出現破損,就要盡量把釋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廠區(qū)內,同時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避免放射物質和灰塵碰在一起,否則將會隨著流動的空氣擴散。
核電站平時也會給周圍居民發(fā)放應急物品,如碘制劑,一旦發(fā)生核泄漏就服用。
盡量避免外出,盡量留在室內密閉空間。如果一定要出門,就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減少裸露的皮膚和空氣接觸。
如果核電站發(fā)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應該撤離,距離防護是第一位的。
-
冬季養(yǎng)生小常識冬季人體抵抗力下降,學會養(yǎng)生保健是關鍵,那冬季該如何養(yǎng)生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養(yǎng)生的小常識。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
-
四季養(yǎng)生的訣竅人體的陰陽,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即所謂“四時陰陽”。善于養(yǎng)生的人,也要使人體中的陰陽與四
-
三伏天來了,明星們都這么做?關于夏天那些事兒——越是夏天越是不要與冷飲為伴。特別是三伏天,一定要忌吃冰冷食物。多喝溫水,能為身體打下堅實基礎。
-
夏天吹空調濕氣重怎么辦?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
-
中藥祛苦四法,喝中藥也可以不苦!良藥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