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當心上火
炎炎夏日,上火往往以靜默的方式發生在我們的身體中。身體如果是肝火旺眼干口干、嘴里發苦等相應的癥狀。而胃火旺通常表現為腹部不適、便秘和口腔潰瘍等。我們夏季要當心上火就是要當心這肝火和胃火。這些多注意些養生方面的內容就可以解決。
一、 降肝火
1、中醫認為肝火旺的癥狀是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
2、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志、穩定情緒非常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澆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于調節體內的火氣。要預防肝火旺,不宜吃辛辣、海腥、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二、 降胃火
1、胃火旺的癥狀是胃腸道癥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干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胃火還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胃火,即是胃熱。
2、對于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中醫認為,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并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藥療方面,可用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瀉胃火。
要對自己的身體降火,其實很簡單,注意飲食就可以了。夏季要當心上火,因為上火會讓渾身的不適增加,身體的燥熱感更強烈。如果已經上火,注意是肝火還是胃火,然后適當的飲食調整。>>>中醫養生保健的流行說法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