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四肢能保護心臟
晨練的人們常會不停地拍打四肢,很多人認為,是為了活動活動筋骨,其實,中醫指出,拍打四肢能保護心臟。
“對四肢進行拍打,是在利用中醫按摩手法中的叩擊類手法進行自我保健。”通過反復拍打腿部和手臂,能刺激局部的肌肉組織,改善代謝,有利于血液迅速流到各支血管及毛細血管中,使四肢各個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溫度,從而疏通筋骨,緩解四肢酸痛、抽筋等。
拍打胳膊時,左臂垂直放松,右手五指并攏,掌指關節微屈成虛掌,從上到下或從下向上反復進行拍打,用力適中而有節奏,拍打后迅速提起。也可以用拳背、掌根為著力部位,進行擊打。兩臂交替進行,做50—80次。對腿部可以用相同的手法進行拍打。
此外,雙腳交替踢打腿肚子也是保健的一種方法。一腿支撐地面,用另一腿的腳面踢打支撐腿的腿肚子,能夠刺激到小腿上的兩個穴位,其一是承筋穴,位于小腿后面,腓腸肌兩肌腹中間,主治痔瘡,腰腿疼痛;其二是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主治小腿肚抽筋、腳部勞累、便秘、腰背痛等。兩腿交替進行,做80—100次,長期堅持,即可達到相關功效。平衡性較差的老人要防摔跤,可手扶支撐物或采取坐位等。
知道了拍打四肢能保護心臟,同時,通過擊打上肢的內關穴等,也能疏通經絡,對心臟等器官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