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傷心傷肺”倒春寒
今年的春天來的比較早,但是氣溫有點變化無常,幾天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感覺,時而又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就是所謂的“倒春寒”。這樣的氣候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尋醫養生專家指出“倒春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下面的幾個方面。尋醫專家也建議大家要做好預防,呵護好自己的健康。
危害一、呼吸道疾病
天氣突然變得寒冷,寒潮前溫暖的氣溫致使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活躍,加上春節后人員流動加劇,增多了互相接觸感染機會,身體疲勞,又造成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疾病。尋醫專家指出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支氣管炎。
尋醫養生解釋:支氣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往往遇寒則發。早春時節,氣溫多變,容易引起全身受涼,呼吸道局部溫度也隨之降低,抵抗力減弱,如果病毒或細菌入侵,或者原來在呼吸道寄生的病毒細菌會乘機搗亂,這樣支氣管炎就會復發。急性支氣管炎多見于寒冷季節發病,因為受涼和過度疲勞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機能,使感染有發展的機會。所以,人們應特別注意保暖防寒。
慢性支氣管炎的第一個癥狀就是晨咳,并咳出痰液。有時干咳,有時咳白粘液痰。到末期則咳嗽、呼吸困難,喘鳴幾乎終年不停。慢性支氣管炎病情嚴重時產生呼吸道衰竭和肺癌。
危害二、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病。醫學、氣象學研究認為,早春時節“倒春寒”的氣候變化劇烈,能刺激使*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心腦血管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加之老年人的血管硬化和臟器功能退化,很難適應氣溫驟升驟降的變化,輕則難受,重則突發意外。由于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病患者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可能發生血壓突然升高、腦梗塞、腦出血或心肌梗死。
國外一項試驗表明,讓一組63~70歲的老人在室溫為6℃的人工氣候室里靜坐看電視或看書,兩小時后,老年人血壓普遍升高了25毫米汞柱左右。而在同樣條件下,青年人血壓的變化很小。這說明低溫容易使老年人的血管收縮。因此,老年人容易發生心肌梗塞、腦梗塞、腦出血等疾病。常見的就是腦中風了,下面是關于腦中風的具體介紹。尋醫專家建議大家要做好預防,尤其是老年人。
尋醫養生解釋:腦中風患者在春季防寒很重要,因為寒冷的刺激會引起全身血管痙攣、血流緩慢、血液瘀滯,從而可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而誘發心肌梗塞或腦梗塞;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這對患高血壓者來說,又會引起出血性腦中風。由于中風的死亡率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并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所以,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
腦中風的癥狀包括手腳麻痹、語言障礙、視力障礙。患者應該注意中風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后要盡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