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 不主張美麗“凍”人
“倒春寒”天氣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尋醫專家說,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會乘虛而入,導致多種疾病流行、復發與加重。尤其是一些弱勢群體的人群,如兒童老人,另外一些時髦的女性也是需要防倒春寒襲擊的,切不可為了“美麗”而“凍人”!尋醫專家指出下面的三類人群更“扛不住”倒春寒!
一是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熱平衡能力較差,抗病能力下降,而且循環系統功能減弱,所以最易受到“倒春寒”的危害。突然而來的寒冷,常使人猝不及防,一些慢性病患者血壓波動增大,最易誘發中風、心肌梗死等,高血壓、腦出血發病率明顯增高,這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寒冷刺激興奮度增高,全身皮膚表層毛細血管收縮,使血流阻力增大,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另外,消化性潰瘍,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會因氣候的變化而導致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故倒春寒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人們切不可掉以輕心。那么老年人應如何預防倒春寒? 尋醫專家給出了下面的建議:
1、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老年人應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口與鼻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特別敏感。
2、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季正是萬物萌芽,草長花開的好時光,也是開展體育鍛煉的黃金季節。老年人清晨起床后,散步、慢跑、做操、打拳,假日里結伴踏青春游等,可以增強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
3、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緒穩定,在精神上和體力上都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室內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物品放置有序,閑時還可養花、種草。門窗要常開,使室內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新鮮,這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4、節制煙酒,低鹽飲食。倒春寒期間,老年人應多食大蒜、洋蔥、芹菜等食物,加強藥物治療(指患心臟病者),這對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大有益處。
二是兒童。
由于其免疫功能相對較弱,兒童對“倒春寒”的到來難以適應,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
“倒春寒”天氣,溫差明顯,兒童抵抗力弱,尤其是呼吸道的免疫力更弱,患兒發病較其他季節明顯增多。今年以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大多已發展為氣管炎、肺炎,這與往年發病特點有所不同,應引起家長注意。尋醫專家提醒,在春季傳染病易發季節,要特別注意好孩子的個人防護,給孩子增減衣服要合適。兒童抵抗力較弱,容易被病毒感染,要盡量減少同病人接觸,室內注意通風,多給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尋醫專家還指出預防寶寶感冒是關鍵,預防感冒要教幼兒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如:早上起床要刷牙,洗臉、梳頭,飯前便后要洗手等。提高幼兒對流感、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的認識,樹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高幼兒自我防護意識。
三是“時髦”的女性。
她們往往要風度不要溫度,過早地減少著裝,因為女性膝關節對冷空氣的刺激較男人更敏感,遭受冷空氣侵襲后,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久而久之,容易引起風濕性關節炎等。
民間有句養生俗語:“春捂秋凍,百病難碰。”意思是說春暖時節不要因升溫脫衣太多,寧可捂著點;秋涼時節也不要加衣太多,寧可凍著點,使身體逐漸適應寒暑變化,有利健康。尋醫專家還是建議女性要適時的多穿點衣服,切不可為了“美麗凍人”,那樣的美麗“動人”不悅己,是不可取的。但是多穿衣服也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個人身體素質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