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真的會導致乳腺癌?
作為對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脅,乳腺癌如今在我國的發病率比上世紀70年代上升了約五倍,成為威脅婦女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廣東是我國乳癌高發地之一
據專家介紹,近10年來,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上升非?欤貏e是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發病率尤其高。“廣東屬于乳腺癌高發地,根據前兩年公布的一項數據,廣州的乳腺癌發病率為36/10萬,排在婦女腫瘤的第二位。但從廣州一些醫院的數據來看,乳腺癌患者人數已明顯超過宮頸癌。”專家說。
乳腺癌和宮頸癌是目前影響我國女性的兩大主要癌癥。專家表示,這兩大癌癥的共同點,一是發病率都在增加,另一個則是它們可以通過早期診斷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中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段比美國年輕10歲以上,“我國的乳腺癌發病率在40~50歲之間最高,而且近年來還有年輕化的趨勢,而這個年齡段,仿造歐美用鉬靶篩查并不太合適,目前我們正在探索用B超進行乳腺癌篩查的方法,在廣州地區的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項目中取得非常理想的結果。”
高脂肪高蛋白飲食
增加患病風險
美國醫學界的研究發現,乳腺癌的發生與遺傳、飲食、人種等都有關系,其中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上升很快,與上世紀70年代相比,如今我國的乳腺癌發病率已經上升了五六倍。“上世紀70年代,我國女性攝入的肉類相對還較少,那時候的乳腺癌發病率也很低。”專家表示,沿海地區的生活習慣,如大量攝入海鮮及肉類,對乳腺癌的發病率可能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雞肉,應該適當減少攝入。”
雖然對于過多攝入動物蛋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風險,醫學界已經有了較統一的認識,但對于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究竟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還是能預防乳腺癌,目前醫學界爭論還很多。張安秦表示,上海的大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黃豆里的大豆異黃酮可以預防乳腺癌,也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預后。
預防:
盡可能在35歲前生育
“月經初潮早于12歲,或首次生育年齡超過35歲的女性,以及母系家族有過乳腺癌患者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專家表示,乳腺癌還特別“青睞”知識水平高的“社會精英”,“這些女性往往精神壓力較大,脂肪蛋白攝入水平也往往更高。”
有專家建議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進行兩次乳腺癌篩查。此外,女性應盡可能在35歲之前生育,同時保證一定的哺乳時間,“哺乳一年左右比較合適。”他解釋說,一些動物實驗發現,沒有生育哺乳過的乳腺,其實是不成熟的,很容易受化學物理等因素的干擾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