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腦血管病人如何避暑?
炎炎夏日,大汗淋漓時,很多人喜歡喝冷飲降暑,但是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那么夏季心腦血管病人如何避暑?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高溫環境下,尤其是悶熱潮濕的桑拿天,忽然飲用大量冷飲或突然進入空調很低的房間后,血管收縮,心臟、大腦等臟器的耗氧加劇,引發血壓波動,繼而誘發心肌梗死、腦血栓或腦出血等險情。對于有心腦血管病史的患者,本身血管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差,遇到忽熱忽冷地刺激后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能進行快速調節,一旦發生意外后果更嚴重。
因此,心腦血管病人要比普通人更注意避暑。首先要主動補水,不要等口干舌燥再猛灌冷飲。夏天出汗比較多,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血液容易濃縮而導致黏稠度增高,使得發生上述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因此,身邊多備些涼白開或溫茶水,多吃瓜果蔬菜。心血管病人最好能自己沖泡中藥茶,比如用山楂、蓮心、菊花、荷葉等泡水喝,不僅能解暑、安神,還能降低血壓。
其次,從很熱的地方進入空調房時,不可驟然進入,要先緩上1分鐘再進;空調溫度要慢慢調低,溫度定在25—26度左右,以室外溫差不要超過8度為宜。如果去商場、飯店等冷氣很足的室內時,可提前備好一件薄衣服,以防受涼。
再者,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是太陽紫外線最強,氣溫最高的時刻,心腦血管病人此時段最好不要出門,適宜在家午休避暑。如果一定要出門,要做好防暑準備,戴上遮陽帽或遮陽傘,盡量停留在有陰涼處。隨身攜帶一些仁丹、藿香正氣水等避暑藥品。
知道了夏季心腦血管病人如何避暑,有些老人為省電,不開空調電扇,室內悶熱像個“蒸籠”,對心臟也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