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音樂可養生或治療疾病
音樂是一種旋律,一種心境,但采用音樂養生或治療某種疾病的奧秘,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中醫指出,音樂療法能防治慢性疾病!饵S帝內經》“金匱真言論”把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相當于西洋唱名Do、Re、Mi、Sol、La。)與人的五臟(脾、肺、肝、心、腎)、五志(思、優、怒、喜、恐)相聯系,結合陰陽五行學說應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根據宮、商、角、徵、羽五種中國民族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對“抑郁、悲痛、挫折、憤怒、暴躁、憂傷、煩躁、沮喪”等精神及心理受損患者的治療舉例如下:
宮(即Do)調式音樂,這類音樂風格典雅雄厚、悠揚舒展,有如“土地”一般寬廣厚實,可入脾。“抑郁”的人可在五行顧前想后、憂心仲仲,郁郁寡歡,平時應多聽宮調式樂曲。如《良宵》、《花好月圓》、《光明行》、《紅旗頌》、等。這些樂曲風格悠揚沉靜,能抒發情感。
商(即Re)調式音樂,這類音樂風格凄蒼怨慕、高亢激昂,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悲痛”在五行中屬“金”、人們在悲不自勝、悲傷痛苦的情況下,應給予婉言引導,多聽些商調式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思鄉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信天游》等,能釋放心中郁悶,放棄悲痛,振作精神。
角(即Mi)調式音樂,此類音樂風格樸直質實在爽構成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旋律,曲調宛轉悠揚,熱情奔放。具有“木”之特性?扇敫危寒斢龅“挫折”,精神受損時,應聽角調式音樂,此類樂曲生機勃勃,清麗俊逸,能使其從悲傷受挫的精神中解脫出來。“憤怒”在五行中屬“木”,在憤怒萬分,大動肝火或憤怒壓抑心頭時,也應聽角調式樂曲,達到佐“金”平“木”,舒肝理氣的作用,如《天上太陽紅彤彤》、云南彝族《跑月歌》等。
徵(即Sol)調式音樂,這類音樂風格大多蒼涼激昂、輕松活潑,形成歡快愉悅、心曠神怡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性格“暴躁”在五行中屬“火”,這類人做事干凈利落,但愛言過其實,好勝心強,遇事稍有波折極易意志消沉,失去信心。平時病情未發作時,應向好的方面引導,聽一些徵調音樂,如《新春樂》、《步步高》等,這類樂曲旋律熱烈歡快,適合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能使人奮發向上。對于“憂傷”的患者,也可聽徵調式音樂,如古琴曲《流水》、《喜洋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春節序曲》等。其旋律輕松愉快、活潑,能補心平肺,擺脫憂悉與傷感。
羽(即La)調式音樂,這類音樂風格清澈純樸,悲戚哀怨,有如高山流水,富于清澈與光彩,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精神上“煩躁”的人,應多聽這些羽調式音樂,如《漢宮秋月》、云南民歌《繡荷包》等,能緩和、制約、克制煩躁情緒,延續快樂、歡暢的心境。另外情感上的“沮喪”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傷,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深沉、流暢的羽調式樂曲亦適合這類人。如《江河水》、《二泉映月》等,能釋放內心的苦痛,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以上曲目是作為音樂治療臨床試驗參考而提出的范例,只是屬于某調式樂曲的例子,并非代表全套醫療配方。古今中外的名曲名歌無數,某些大型樂曲又有反映不同情感內容的章節,如何靈活地選擇采用適合不同患者的樂曲,就像中醫選擇藥物處方一樣,丞待音樂治療醫師不斷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