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飲食要多酸 著裝需“秋凍”
我們都知道養生學中有“春捂秋凍”的說法,那么秋天真的該“凍”著養生嗎?下面一起看看中醫專家的分析吧。
秋季飲食少辛多酸
益肺氣滋腎陰,養肝血潤腸燥,這是秋天飲食之要。海慈醫療集團中醫專家介紹,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鱉肉、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當然,這只是對正常人及血虛、陰虛體質的人而言。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時常脘腹脹滿、大便泄瀉的,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藥膳,因為它們性屬偏涼,應該首先調理脾胃功能,再少吃一點滋陰食品和藥膳。
要“少辛多酸”。少吃辛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蛇x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要吃些溫食。初秋時節,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侗静萁浭琛纷u粳米為“五谷之長,人相須賴以為命者也”!峨S息居飲食譜》謂:“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癥,以濃米飲代參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著裝謹記“春捂秋凍”
立秋時節,天氣驟然變涼,公眾著裝還要謹記“春捂秋凍”。秋季天氣驟然變涼,這時候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寒冷,于是就有一些人急急忙忙地將厚衣服穿在身上,其實這種方式并不是好的養生之道。
專家提醒,大家都經常聽到一句諺語“春捂秋凍”,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津內蓄,陽氣內收”的需要,適當地凍一凍。專家說,因為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增加皮膚的血流量,使皮膚代謝加快,機體耐寒能力增強。另外,晚秋天氣較涼,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嚴,避免過多出汗,使陰精耗傷、陽氣外泄。但也不能凍得打寒戰,這樣不但不能增強抵抗力,反而會被凍出病來。在秋裝的選擇上,款式以寬松為好,衣料以柔軟下垂或棉布料為好。穿薄而多層套裝的,比穿厚而單層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
“秋凍”也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在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保健專家表示,“秋凍”不僅表現于未寒不忙添衣上,還可引申為秋季的一種養生法則。例如睡覺時不要蓋得太多,以免出汗。尤其是冷水浴,是符合“秋凍”的養生法則,應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