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灸臍養秋+適當養胃
秋季是腸胃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中醫專家介紹說 秋季養生可是試試“灸臍”的方法,同時也要注意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灸臍養秋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艾灸肚臍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可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肚臍正上方1厘米左右,進行施灸,以有溫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
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因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病,用此法進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現代人經常使用的一種艾灸方法。取一塊姜,切厚片,在上面扎上幾個眼兒,放在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上進行雀啄灸(就像鳥啄食一樣),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宜。
長期冷水浴
冷水浴是一項很好的耐寒鍛煉項目。對于決定要開始洗冷水浴的人來說,有一些事項還是要注意的:首先,初洗冷水浴時不要太突然,不要一次用冷水沖洗整個身體,以免身體適應不了而產生不適癥狀,可以先用冷水潑洗面頰、手臂等處,待身體適應后再逐漸增加脖頸、胸腹、下肢、背部等處,這樣循序漸進地進行;另外,在水溫的選擇上,可以先用稍溫熱的水,然后每次逐漸降低水溫,直至變為冷水。
適當養胃
秋天氣溫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因此,寒露以后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另外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發展與情緒也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要注意情緒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
習慣早睡早起
秋天起居應該是早臥早起,增加睡眠的時間,減少加班過勞的時間。因為秋天屬于“陰氣長,陽氣衰”的季節,早睡就是為了幫助收斂陽氣,另外,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在春秋兩季發病率較高,而且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后期發病,所以,秋季適當早起,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