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開放 如何躲避“暖氣病”
冬季來臨,暖氣就要陸續(xù)的開放了,每年暖氣開放之后,有些人經常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鼻咽干燥、頭暈眼花、軟弱無力等癥狀,你可不要忽視這些小毛病,這些都是“暖氣病”惹的禍。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暖氣病的侵襲呢?
專家提示,只要做好“三控”措施,就能遠離“暖氣病”。
一控通風。供暖以后,長期緊閉門窗取暖不科學。因為空氣不流通,會使室內空氣急速干燥,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出現(xiàn)舌干口燥、嗓子腫癢、甚至是鼻子出血、頭腦發(fā)暈、內心煩躁等一些毛病。另外,室內長時間高溫、不開窗,會給細菌、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溫床”,導致呼吸道疾病發(fā)病率猛增。
正確地做法是在暖氣開放以后,每天開窗通風換氣至少2至3次,每次半小時,這樣室內才能及時進行新鮮空氣的交換,降低室內病菌滋生的機會。
二控濕度。冬天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除了用加濕器或在床前擺盆水加濕外,再多養(yǎng)些綠色植物,如仙人掌類的植物,它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氣,在清新空氣同時,可使室內感覺濕潤溫和,吊蘭、巴西木、發(fā)財樹等大葉綠色植物也可以從葉子中蒸發(fā)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內濕度。專家提醒,室內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加濕器里不要直接加自來水,因為自來水里含有的微生物,例如鎂離子、鈣離子等容易產生出白色粉末,不但污染室內空氣,還有可能誘發(fā)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最好加純凈水,或者把自來水燒開,等涼到30℃左右再加入。
三控水分。人們每天需要飲用1.5至2升水,才能在暖氣條件下不缺水。現(xiàn)在很多人平時飲水較少,如果不改掉這個壞習慣,身體機能就會受影響。每天除喝水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卜、蕃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干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難。
專家建議,室內暖氣開放時,應將室溫保持在18至24℃之間,濕度50%至60%為宜。勤開窗戶通風,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每次開窗時間不少于30分鐘。
-
冬季養(yǎng)生小常識冬季人體抵抗力下降,學會養(yǎng)生保健是關鍵,那冬季該如何養(yǎng)生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養(yǎng)生的小常識。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
-
四季養(yǎng)生的訣竅人體的陰陽,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即所謂“四時陰陽”。善于養(yǎng)生的人,也要使人體中的陰陽與四
-
三伏天來了,明星們都這么做?關于夏天那些事兒——越是夏天越是不要與冷飲為伴。特別是三伏天,一定要忌吃冰冷食物。多喝溫水,能為身體打下堅實基礎。
-
夏天吹空調濕氣重怎么辦?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
-
中藥祛苦四法,喝中藥也可以不苦!良藥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