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 飲食驅寒暖胃按摩增進食欲
大暑以來,悶熱的天氣將會伴隨我們一段時間,高溫悶熱的天氣會讓讓我們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如食欲減退、中暑、胃腸疾病都是夏季高發的病癥,那么針對夏季這些不適癥狀,中醫是如何調理的呢?
在中醫看來,大暑期間的厭食癥狀,多與脾胃受涼有關。《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說:“長夏善病洞泄寒中。”我們知道,“洞泄”指的是拉肚子;脾胃屬中焦,脾胃受涼稱為“寒中”。這是因為天熱,人們常吃冷飲,喝冰水,致使脾胃功能失常。所以,要改善夏天的厭食現象,首先應祛除脾胃的寒氣。
開胃常食生姜粥
很多食物都具有驅寒暖胃的功效,最常見的莫過于生姜了。生姜不只是去除腥氣的調味品,還是一味有較大醫療價值的中藥材。生姜除了殺菌外,還可祛寒。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113方中,用到生姜的有68方,或配半夏以降逆止嘔,或配陳皮以宣發胃陽,或配紫蘇以開散郁氣,或配大棗以健脾和血。但總離不開一個“寒”字,外寒解表、內寒溫中,生姜都是首選的藥物。所以民間才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俗語。
姜可做姜湯、姜粥,炒菜時放點姜絲,燉肉、煎魚加姜片,也可在做餡時加點姜末。唐代醫家李絳的《兵部手集方》中,有一款驅寒功能能較強的藥膳——生姜紅棗粥(生姜絲15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對夏季厭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有消瘦、面色偏紅、口干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陰虛內熱現象的人,不適合食用此粥。
除生姜之外,最方便的暖胃食物還有山藥、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黃豆、香菇、桂圓等。
按摩足三里增食欲
據《黃帝內經》記載,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機體生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祛病延年之功效,故足三里穴被稱為保健穴或長壽穴。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