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十防”養生法則 健康度多病之秋
我們都知道秋季時節是個多病之秋,由于天氣變冷很多的疾病會悄然而來,所以很多人也都非常注重秋季的保健養生,那么秋季時節到底該如何防病養生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秋季時節要注意的十個防病小守則,讓你健康度秋季。
防膚損
秋季皮膚水分蒸發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膚會因缺水會變得粗糙,彈性變
小,嚴重者會產生皸裂。因此,洗浴不宜用堿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膚的日常護理,多吃泥鰍、鰣魚、白鴨肉、花生、梨、紅棗、蓮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銀耳、梨等食物,能較好地滋潤肌膚,美化容貌。
防感冒
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節。因為初秋乍寒還暖,機體調節機能很難適應這暴熱驟涼變化。因此,當天氣較冷時要注意保溫,及時添衣;平時要多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熏蒸居室;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預防。
防傷胃
秋季晝夜溫差懸殊,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天氣轉涼,人們的食欲旺盛,胃腸負擔加重,容易引發胃病。有胃病的人,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飲食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吃過冷、過硬、過燙、過辣、過粘食物、戒煙禁酒;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防抑郁
秋季草枯葉落,花木凋零,到處是一派肅殺景象,人會觸景生情,出現凄涼、憂郁、悲愁等傷感情緒。如再遇上不稱心的事,極易導致心情抑郁。在日常生活中,要處處注意培養自己的樂觀情緒,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走親訪友,登高賞景,令人心曠神怡;或靜練氣功,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
防亂補
陰虛患者的進補和治療在秋季最為適宜。但切忌不要以為秋季氣溫相對平和,是所有虛證進補的最佳季節,而不分寒熱虛實一味濫補亂補。不是虛癥,不管在什么季節中醫都絕不采用補法,使用補藥。在秋季,如果有陰虛陽亢,津液不足的表現,當以滋陰潤燥為主,常用的有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