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宜多吃紅色食物 健脾養陰又潤燥
隨著霜降的到來,我們已經進入了深秋時節,氣溫開始大幅度下降,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日常的保暖,要適當的添加衣物,同時要改善日常的飲食,那么寒冷的時節適合吃哪些食物呢?專家介紹,深秋時節適合吃紅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健脾養陰潤燥的效果。
一、食療篇
1、養生遵循“藥補不如食補”
霜降時段,是脾臟功能旺盛時期,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
這個時節常用的進補中藥有沙參、天冬、麥冬、百合、地黃、玉竹、甜杏仁、女貞子、玄參、大棗、川貝母、白果、西洋參、黨參、白術、人參、茯苓、薏苡仁等。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于小孩,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2、花生要連著紅衣一起吃
花生具有溫胃散寒的作用,在治療胃病方面歷代醫書多有記載。《本草綱目》說:“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藥性考》說:“食用花生 養胃醒脾,滑腸潤燥。”所以說在霜降時節食用花生是明智的選擇。每天可適量吃生花生,對養胃有一定好處。花生要連著紅衣一起吃。女性經期、孕期、產后和哺乳期更應該常吃,而且花生紅衣還有生發、烏發的效果。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吃都有好處,比如有些跌打淤腫的病人,就不宜吃。做過膽囊切除手術的或膽病患者,也不宜多吃花生。
3、大棗忌和黃瓜蘿卜同食
霜降節氣前后正是各種水果上市的好時候,大棗就是其中之一。中醫學認為大棗味甘、性溫,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凡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貧血虛寒、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便溏、心悸、失眠等癥,幾乎都離不了大棗。
棗的功效如此之多,但也不宜多吃,而且在食用時還不宜與維生素片同用。蘿卜和黃瓜中含有的某種維生素分解酶,都會在與棗食用時發生沖突,也不宜和黃瓜、蘿卜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