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睡眠養生有法則 早臥晚起更健康
到了冬季,很多人就變成了起床的“困難戶”,鬧鈴響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就是不想離開溫暖的被窩。專家也說了,冬季賴床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冬季該如何睡眠養生。
古人講究天人合一,《黃帝內經》中的《四氣調神大論》強調,人應該順應自然界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作息,也就是“春三月,為發陳;夏三月,為蕃秀;秋三月,為容平;冬三月,為閉藏”。
春夏時節萬物復蘇,一切生機盎然,正值天地之氣相交、生命繁茂生長之時。此時,*也要保持一種生機盎然的狀態,平時應保持舒緩而積極的生活習慣,盡量去伸展自己的身體,穿上寬松的衣服,多去大自然中散步。作息上要講究“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入夜睡眠、天亮起身,根據晝夜時間的長短適當調整,與之平衡,每天保證6~7小時的睡眠時間即可。
“秋三月,為容平”,是指到了秋季,萬物成熟,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氣燥、地氣清肅,大自然的陽氣開始衰減,陰氣開始萌生,作息上要注意“早臥早起”,即入夜即眠、雞鳴起身,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的影響,從而收斂精氣,保持神志的安寧。
“冬三月,為閉藏”,到了寒冷的冬季,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白晝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延長。此時可以適當延長睡眠時間,作息應逐漸調整為“早臥晚起”,早點上床睡覺,如果時間允許,待到陽光照耀時起床最好,以躲避寒邪、求取溫暖,避免陽氣受到擾動。在此時節,寒冷陰邪是最大的養生“殺手”,對本身就陽氣偏弱的老年人來說,如果起床或晨練過早,很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受涼引發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誘發心絞痛、腦卒中等疾病的意外發生。
冬季天氣寒冷,建議大家沒玩在臨睡前熱水泡腳可以有效地幫助睡眠還能緩解一天下來的周身疲勞感。同時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也是對保證睡眠質量的一個很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