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肝火旺 如何調肝火
進入春季之后,天氣逐漸的暖和起來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很多朋友的身體卻出現了不適的癥狀,如頭暈,頭痛,煩躁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專家介紹這些都是肝火旺盛的表現,春季時節要注意肝臟的調養。
春風吹旺肝火是必然的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相統一,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會影響到人的精神狀態或誘發一些疾病。四時之中,春屬木,因為春季萬物生發,與木的生長相類似。五臟之中,肝也屬木,木的特性是舒展向上,不受抑制,因此春季肝氣偏旺。假如冬季保養不好,脾胃郁熱,肝腎虛損,進入春天就會更覺得肝氣旺,表現出來就是心煩失眠、煩躁易怒,眼睛干澀,甚至會有輕微的眩暈感。中醫認為,眩暈來源于血虛生風,肝風內動就會導致頭暈目眩。
眩暈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但春天發作的眩暈更為典型,除了頭暈,往往還會伴有與“肝火旺”相關的不適,比如頭脹痛、眼睛干澀、煩躁易怒、容易激動、口苦咽干、睡眠差、夢多,有時手腳麻木,總覺得困。如果你已經出現了其中的某些不適感,最好及時作出以下調整,好好養護一下“受傷”的肝臟了。
養肝原則1 多躺少站
多躺少站并不是要求你和床形影不離,能躺著就不坐著,而是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長,并進行適量的運動。
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加上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吸引力,熬夜成為家常便飯,很多人經常凌晨三四點鐘還在刷朋友圈,白天卻不停地犯困。這種陰陽顛倒的生活習慣對于肝臟的損害尤其嚴重。熬夜的人次日眼睛都會紅紅的,這其實就是肝火上升的表現,偶爾熬夜對肝臟的損害并不那么明顯,但是如果長期如此,必然傷肝。
古人早就參透了睡眠與肝臟對應的關聯。《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人臥血歸于肝”,主張春季應“夜臥早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是否睡眠的時間越長對肝臟越好呢?也不盡然。一般建議,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睡8小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睡7小時左右,8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8-9小時。體弱多病的人可以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睡眠雖然對肝臟有益,但并不是睡眠越多越好。對于肝功能指標正常的人來說,適量的運動也有助于增加肝臟的修復。可以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例如健走、慢跑、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