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易癌變的七種疾病
一生中我們會遇到疾病的困擾,肝病,糖尿病,口腔潰瘍等都是常見的疾病,但是專家提示,這些病癥我們千萬不能忽視檢查治療,有些小毛病很有可能會演變成癌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需要警惕癌變的七種疾病。
1、肝炎
原發性肝癌是人類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新增50萬—100萬病例。其中半數以上的病例在中國,乙肝病毒(HBV)感染與肝細胞癌發生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關系。
慢性肝炎的早期抗病毒治療及預防肝硬化很重要,可以減少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乙肝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預防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及接種乙肝疫苗。丙型肝炎現階段沒有疫苗,故需防止母嬰傳播、預防注射、輸血、手術污染及性傳播等途徑。
2、慢性潰瘍性疾病
雖然在我們遇到的口腔潰瘍中,絕大多數屬于復發性口腔潰瘍,但在少數情況下,口腔潰瘍也可能是較為嚴重的疾病表現出的一個癥狀,如口腔鱗癌、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通過識別下列特點,有助于進行簡單的判斷:
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良性口腔潰瘍一般1-2周即可愈合。若歷時較長,超過兩個月仍未痊愈,或發作頻繁,一個月超過兩次,都需要盡快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
形態和數量:形態較規則,圓、橢圓或呈線條形,邊緣整齊、清楚,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較平滑,摸上去柔軟,且疼痛明顯,多為良性。惡性的形態多不規則,邊界不清,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潰瘍底部不平,呈顆粒狀,摸起來感覺有些硬,不同于其他部位,而且潰瘍不疼或不太疼。
用藥后反應:良性口腔潰瘍正確使用藥物效果明顯,能加速愈合,惡性的則不明顯。此外,有些人沒有找到準確病因就擅自用藥,結果潰瘍不但沒有好轉,還越來越重。
3、糖尿病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癥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所患的癌癥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這與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癥發病率高有關,也與高血糖有關。
究其癥結,在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腺功能長期紊亂,對腺泡細胞造成一種慢性刺激,最終導致胰腺癌變。另外,由于胰腺癌直接破壞胰島的β細胞,造成胰島素分泌減少,加上患者體內容易產生胰島素抗體,導致血糖上升,故有極少數胰腺癌以糖尿病的面孔“亮相”,常被誤為糖尿病而致真兇漏網,失去早期治療的時機。
4、胃腸道息肉
許多胃腸道癌是由息肉惡變而成的,尤其是結腸腺瘤性息肉,癌變率更高。
有調查顯示,結腸息肉患者結腸癌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發者可高出10倍。胃腸道息肉癌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大小、病理類型、數目等,一經確診應積極應對,妥善處理。
-
告訴你為什么吃中藥需要忌口實踐證明,吃中藥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
-
眼睛是人體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醫說常吃這幾種食物明目養生現代人每天用眼過度,白天電腦,晚上手機,被各種電子產品輪番轟炸。眼睛難免干澀、疲勞,久而久之視力還會下降。但是你可以通過
-
在辦公室邊工作邊運動英國一家民意調查和市場咨詢顧問公司選取了1000名年齡在21—30歲之間的白領和一群年齡在16—21歲之間喜歡玩電腦游戲的人,對他們
-
發燒不退試試這五大退燒穴位發燒是比較常見的病,通常對身體的傷害不大,因此當發燒體溫不是很高的時候,不建議馬上就用藥治療,更甚者去醫院打針輸液,可自
-
女性白領如何自測身體的亞健康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永遠忙不完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煩惱的婚姻、煩瑣的家務,不僅心累,身體也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