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預防:專家教你飲食防癌三字經
防癌專家指出,科學的飲食有助預防癌癥,從預防的角度來說,專家給出了下面的飲食防癌三字經:吃新鮮,不隔夜。少辣燙,低脂糖。仔細嚼,八分飽。淡口味,防痰擾。果蔬谷,常搭配。治未病,護腸胃。
吃新鮮,不隔夜。
由于“中午帶飯成為年輕女性胃癌誘因”,引起微博上又一輪轉發的狂潮。有中醫師說,在他的門診中也曾經接診過幾位腸癌患者,多年來有食用隔夜菜的習慣。但是癌癥形成的病因比較復雜,目前還未有定論,只能說可能與這種生活方式相關,所以建議大家最好吃新鮮的食物,少吃隔夜菜。
少辣燙,低脂糖。
過辣、過燙的飲食都會破壞胃腸道黏膜,使其失去原有防御功能,給癌細胞以可乘之機。高脂高糖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肥胖。肥胖已成為導致癌癥的“罪魁”。33%的癌癥發生在肥胖人群,肥胖將患癌的風險提高了六倍,它是十幾種惡性腫瘤發生的潛在隱患。
仔細嚼,八分飽。
唾液中的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能消除某些致癌物質的毒性。當某些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進入*時,唾液就是*的第一道防線。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細嚼慢咽,每口飯咀嚼30次(約30秒鐘),有助于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所以,大家吃飯的時候盡量吃到八分飽,不感覺餓就行,不用非要感覺飽。
淡口味,防痰擾。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重口味地飲食,容易助濕生痰(中醫廣義的痰主要是指一種黏稠狀的、有害的液體),癌為有形之邪,痰濁內阻是腫瘤最終形成病機的關鍵。口味過咸尤其容易致癌,其實,鹽本身并不致癌,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遭到致癌物質的入侵,就會產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一般認為,健康的攝鹽量每人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
果蔬谷,常搭配。
水果和蔬菜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日本一項調查發現,β-胡蘿卜素的低攝入量造成了肺癌發生的高風險。其他對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和子宮頸癌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而β-胡蘿卜素大量的存在于果蔬之中。丹麥癌癥防治中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食用全谷物食品可降低患腸癌的風險。全麥面包、燕麥片等全谷物食品可以強化腸道菌群,改善消化,這是粗糧可以預防腸癌的最主要原因。
治未病,護腸胃。
腸胃是否健康直接關系到飲食能否有效預防癌癥。健康的腸胃能夠充分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有益物質,起到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長期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上班族以及40歲以上的中年人,都是消化道癌癥的高危人群。但是,這類人群中不少即使出現早期消化道異常癥狀,也拒絕檢查。正是這種認識誤區和僥幸心理,讓很多消化道癌癥患者錯過了早期的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了許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若是慢性消化系統炎癥長期久托不治或是長期久治未愈極有可能誘發癌變。所以要重視腸胃的保健,即便是腸胃出現了一些炎癥,也要及時治療,未雨綢繆,免得給消化系統留下癌癥的隱患。
-
告訴你為什么吃中藥需要忌口實踐證明,吃中藥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
-
眼睛是人體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醫說常吃這幾種食物明目養生現代人每天用眼過度,白天電腦,晚上手機,被各種電子產品輪番轟炸。眼睛難免干澀、疲勞,久而久之視力還會下降。但是你可以通過
-
在辦公室邊工作邊運動英國一家民意調查和市場咨詢顧問公司選取了1000名年齡在21—30歲之間的白領和一群年齡在16—21歲之間喜歡玩電腦游戲的人,對他們
-
發燒不退試試這五大退燒穴位發燒是比較常見的病,通常對身體的傷害不大,因此當發燒體溫不是很高的時候,不建議馬上就用藥治療,更甚者去醫院打針輸液,可自
-
女性白領如何自測身體的亞健康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永遠忙不完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煩惱的婚姻、煩瑣的家務,不僅心累,身體也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