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物麻痹神經 服藥后千萬別開車
避免酒駕通常都是我們掛在嘴邊的,為了自身安全,我們應該避免酒駕的隱患。但你聽說過“藥駕”嗎?在我們本身身體處于不健康不舒服的情況下,服用了某些藥品之后再駕車,也會引起安全隱患的。因為某些藥品會使你有睡眠的感覺,對駕車起到危害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服用藥品之前需要問清醫生的建議,希望對您的健康有所幫助。
催眠藥:如巴比妥類藥物、水合氯醛等,當晚服用后能使人安睡,翌日還會有頭暈目眩、乏力嗜睡和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抗組織胺藥:如異丙嗪(非那根)、撲爾敏、賽賡啶和安其敏等,因其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常有嗜睡、眩暈、頭痛乏力、顫抖、耳鳴和幻覺等副作用。
抗感冒藥:大多數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類藥物,服后產生較多的副作用。駕駛員可改服不含組織胺藥的感冒藥。
抗焦慮藥:如丙咪嗪、多慮平和苯乙肼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視野不清、肌肉震顫、反應遲鈍和體位性低血壓等。若出現此種種跡象,則應暫停駕車,就地休息,以策安全。
抗心絞痛藥: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這是因為血管擴張而致;還有眼內壓、顱內壓升高而致的視力不清、頭暈乏力等。
解痙止痛藥:阿托品類生物堿(阿托品、東莨菪堿和山莨菪堿等)及后馬托品等,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噪、幻覺、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癥狀。此時應絕對避免出車。
抗心律失常藥:如奎尼丁、美西律和心得安等,常有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可出現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該藥還可使人反應遲鈍,對瞬息萬變的“交通事變”不能當機立斷,易致車禍。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告訴你為什么吃中藥需要忌口實踐證明,吃中藥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
-
眼睛是人體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醫說常吃這幾種食物明目養生現代人每天用眼過度,白天電腦,晚上手機,被各種電子產品輪番轟炸。眼睛難免干澀、疲勞,久而久之視力還會下降。但是你可以通過
-
在辦公室邊工作邊運動英國一家民意調查和市場咨詢顧問公司選取了1000名年齡在21—30歲之間的白領和一群年齡在16—21歲之間喜歡玩電腦游戲的人,對他們
-
發燒不退試試這五大退燒穴位發燒是比較常見的病,通常對身體的傷害不大,因此當發燒體溫不是很高的時候,不建議馬上就用藥治療,更甚者去醫院打針輸液,可自
-
女性白領如何自測身體的亞健康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永遠忙不完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煩惱的婚姻、煩瑣的家務,不僅心累,身體也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