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最易致癌的16個壞習慣
癌癥是一種最難治愈的一種疾病,及時現代社會醫療技術提升了很多,但是我們仍然難以輕松的應對癌癥威脅,我們每個人都有患癌的風險,想要身體健康,我們就要遠離一些致癌的壞習慣,下面就為大家說說最容易致癌的16個壞習慣!
1.發霉食物。
花生、大豆、米、面粉發霉后,可產生黃曲霉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可能導致肝癌、胃癌等。除此之外,發霉食物中還有雜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它們都有較強的致癌作用。所以,最好別吃霉變食物。
2.常吃熏制、腌制食物。
熏制、腌制食物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多,在*內與胺類化合物作用會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導致亞硝胺最多的是腌菜,其次是干咸魚、紅腸、臘肉、火腿、熏肉等,蝦醬、咸蛋、咸魚等食物也不少。
科學實驗證實,當亞硝酸鹽遇到兩倍的維生素C時,就不會在體內與胺作用生成亞硝胺。烹調時應減少食物中維生素C的損失,盡量做到新鮮食物越快吃完越好,別把食物切得太細,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少讓食物暴露在陽光下。
3.愛吃燒烤和油炸食物。
研究發現,每周吃一次及以上炸薯條、炸雞、炸魚的人,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會高出37%。當魚、肉等食物用明火烤時,在400℃以上的高溫下,它們所含的蛋白質、氨基酸可能會分解產生多環芳香烴類致癌物,特別是烤焦的部分,一定要少吃。
烤羊肉串時,脂肪在高溫下燃燒會產生“3,4-苯并芘”,這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最強烈的致癌物質之一,可能引起皮膚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多種癌癥。
4.飲食多肉少菜。
有研究發現,約30%的男性腫瘤和60%的女性腫瘤發生與營養因素密切相關。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現,多吃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生幾率。每日應至少吃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紅、綠、黃、紫等不同顏色。
每周紅肉攝入量應少于500克,否則可能加大胰腺癌、乳腺癌等患病風險。加工的肉類制品,如香腸等也要少吃。
5.果蔬農殘。
近20年來,癌癥高發,我認為農藥是禍首之一,但誰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是不是被農藥污染過,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農藥殘留。
給大家介紹幾個方法:一是去皮,除去谷物外殼、水果果皮、根莖類蔬菜的外葉,可減少40%~90%的農藥殘留;二是用流水沖洗,在水中加點鹽能減少蔬果上砷的殘留;三是蔬菜多用水煮。
6.用塑料制品裝食物。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塑料制品來裝食物,卻不知道它們到底有毒無毒。
大家可參考以下鑒別方法:一是水檢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無毒的可浮出水面,有毒的則不會上浮。二是手觸及顏色檢測法。無毒的呈乳白色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表面似蠟樣感;有毒的顏色混濁,手感發粘。三是抖動檢測法。抓住塑料袋用力抖一下,聲音清脆的無毒;聲音悶澀的有毒。
7.曬太陽過度。
家里總被太陽曬到的家具老化速度更快,一定程度上講,人的皮膚也一樣。有研究證實,兒童時期如果過度暴曬,會加速皮膚老化,或增加成年后長雀斑,甚至患癌的概率。
因此,雖然曬太陽有一定的好處,但切記不能過度暴曬,尤其是兒童,不要在過強的陽光下久曬,每天上午11時至下午3時紫外線最強,要少曬;陽光強烈需外出時,最好戴遮陽帽,撐遮陽傘,穿透氣性較好的長衣、長褲;如果到海灘、戶外游泳池等有水的地方,要注意防曬。
8.熬夜。
2008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將上夜班列為容易致癌的因素之一。究發現,經常熬夜的人會導致能夠抑制腫瘤的褪黑色素減少。睡眠不足的話,*免疫功能會下降,黑白顛倒的生活還會影響內分泌。因此,應盡量按時睡覺,保證醒來有個好精神,必須上夜班的人應盡量減少夜班次數,下夜班后最好能有48小時的休息時間。
-
告訴你為什么吃中藥需要忌口實踐證明,吃中藥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
-
眼睛是人體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醫說常吃這幾種食物明目養生現代人每天用眼過度,白天電腦,晚上手機,被各種電子產品輪番轟炸。眼睛難免干澀、疲勞,久而久之視力還會下降。但是你可以通過
-
在辦公室邊工作邊運動英國一家民意調查和市場咨詢顧問公司選取了1000名年齡在21—30歲之間的白領和一群年齡在16—21歲之間喜歡玩電腦游戲的人,對他們
-
發燒不退試試這五大退燒穴位發燒是比較常見的病,通常對身體的傷害不大,因此當發燒體溫不是很高的時候,不建議馬上就用藥治療,更甚者去醫院打針輸液,可自
-
女性白領如何自測身體的亞健康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永遠忙不完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煩惱的婚姻、煩瑣的家務,不僅心累,身體也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