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謹防六種疾病侵襲
又到一年清明時,此時是養生的好時機,也是各種疾病的易發期,天氣忽冷忽熱,經常會有大風的襲擊,防護不當就可能會惹上疾病的困擾,那么哪些疾病容易在清明發作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清明時節要預防的幾類常見疾病。
清明時節要防什么病?
心腦血管疾病
春季本來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尤其在掃墓時,一些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可能會因為情緒波動、路途顛簸而犯病。因此,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或傷心,要多提醒自己穩定情緒,掃墓時最好有親人陪伴。此外,清明節期間去踏青是人們的傳統習俗。不過,專家表示,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老年人要避免過度勞累,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踏青登山時一定要量力而行。景色迷人常易使人樂而忘返,要注意節奏,不要登高山走遠路。
皮膚病
春天也是花粉癥、桃花癬、丘疹樣蕁麻疹、顏面部復發性皮炎等的高發期。在花粉季節,有過敏史和敏感性皮膚的人清明掃墓時應盡量躲避花粉,加強個人防護,防止吸入致敏花粉。有過敏史的人可事先口服抗過敏藥物,且最好能隨身攜帶口罩備用,并穿著長袖衣物,避免直接與過敏原接觸,以減少花粉侵入。外出回家后用清水洗臉可將落在臉上的花粉、灰塵洗去,減少發病的機會。最后,春天容易感染疾病,建議適當預備一些治療腹瀉和消炎的常用藥物。受氣溫影響,不少慢性病在春季也容易復發,因此一定要帶上急救藥,以防不測。
呼吸道傳染病
春季是冷暖空氣交替最活躍的季節,天氣多變,這樣的天氣條件會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所以,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流感、腮腺炎、猩紅熱時常流行。
類風濕病
氣候對類風濕病患者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更有人把春天稱為“風濕季節”。清明時節,氣溫仍然時高時低,特別是我們南方地區雨水頻繁,濕氣嚴重,氣候的變化無常使類風濕病患者苦不堪言。所以,患者在春季乍暖還寒之時,應更加注意調養和治療。清明時節,陰雨綿綿或久居霧氣之地,都容易有“濕邪”,表現為身體沉重、疼痛,尤其是關節伸縮不順,引發腰背病或關節痛。所以,春季也要預防“濕邪”入侵,慎防類風濕偷襲。
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一般典型表現是:劇烈持續的心前區疼痛或憋悶,往往伴有面色蒼白、冷汗,這種胸痛及憋悶,含化硝酸甘油或救心丹不能緩解。有的病人尚可出現脈細數或不規則、血壓下降、呼吸困難、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等,但亦有人可以無痛,稱為無痛性心肌梗塞。無痛性心肌梗塞常見于老年人,應引起重視。
心臟病患者在清明之后以及平時也應積極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做到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關注天氣變化,注意保暖;硝酸甘油或救心丹等急救藥品要常備身邊;飲食保持清淡;定期到醫院復診。
呼吸道傳染病
春季是冷暖空氣交替最活躍的季節,天氣多變,這樣的天氣條件會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所以,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流感、腮腺炎、猩紅熱時常流行。
清明出外踏青的該如何防病?
1.清明節去郊外出行不宜過早,不要空腹上路,同時盡量不要在外過夜,避免季節性感冒。
2.孕婦、老人和身體虛弱的人自身抵抗力差,更要注意控制情緒。
3.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老人要特別注意運動強度不要過大,隨身攜帶降血壓、擴張心血管藥物。
4.有支氣管哮喘史的病人,患有急性病病期的病人,體質比較弱的人,過敏體質的人應適當遠離植物。
5.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出游前應隨身攜帶抗過敏的藥物,并戴口罩、手套等防護。
-
告訴你為什么吃中藥需要忌口實踐證明,吃中藥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
-
眼睛是人體最累的器官之一,老中醫說常吃這幾種食物明目養生現代人每天用眼過度,白天電腦,晚上手機,被各種電子產品輪番轟炸。眼睛難免干澀、疲勞,久而久之視力還會下降。但是你可以通過
-
在辦公室邊工作邊運動英國一家民意調查和市場咨詢顧問公司選取了1000名年齡在21—30歲之間的白領和一群年齡在16—21歲之間喜歡玩電腦游戲的人,對他們
-
發燒不退試試這五大退燒穴位發燒是比較常見的病,通常對身體的傷害不大,因此當發燒體溫不是很高的時候,不建議馬上就用藥治療,更甚者去醫院打針輸液,可自
-
女性白領如何自測身體的亞健康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永遠忙不完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煩惱的婚姻、煩瑣的家務,不僅心累,身體也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