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治療慢性肝病的經典藥方
肝臟是身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如果肝臟生病那么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近年來,慢性肝臟疾病的患者是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日常的預防,避免肝病的侵襲,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治療慢性肝病的中醫藥方,僅供參考。
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屬中醫學 積、脅痛、黃疸、臌脹等范疇。是由感受疫毒,情志郁結,勞欲過度,飲食不節等傷及肝經、損及肝絡、遷延日久、漸積而成。是由"毒、痰、熱、瘀"綜合而復雜的病機所致,多種病機交織纏綿貫穿于該病的全過程,只是在不同階段和具體證型中有所側重而已。
臨床證候虛實相兼,錯綜復雜,以肝功損害,肝纖維化為主要病理改變;本虛標實,瘀熱痰毒阻滯肝絡為其病機特點。臨床常見癥狀為右脅肋部隱痛或撐脹作痛,持續或進行性加重,易疲勞,食欲減退,脘腹痞滿,惡心厭油,大便稀溏,嚴重者可見腹部膨隆臌脹,面黃肌瘦,神情呆滯,二便不暢。
“濕熱毒邪殘留未盡,肝郁脾腎氣血虧虛”。
從臨床所見,濕熱為患是慢性肝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因濕熱之邪易生痰濁,困擾傷脾,首犯脾陽,水谷失運,痰濕內停,蘊郁肝膽,出現腹痛腹脹、黃疸、乏力、納呆等消化系統見證;濕性黏滯,郁久化熱,氣機被阻,絡脈滯澀不暢,肝絡瘀塞,出現腹內積聚;肝失疏泄,橫逆傷脾,水濕停聚,血行瘀積,出現腹部臌脹如鼓;脾運失常,升降失司,腎失開闔,水濕停聚,出現水腫現象。
本病的病理性質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正氣虧虛是發病的基礎,濕熱邪毒是致病的外因,肝脾腎氣血虛為本,水濕瘀血邪實為標。
益氣健脾扶助正氣、活血化瘀祛除病邪法治療慢性肝病的經驗,所擬益氣養血化瘀湯,在益氣健脾的基礎上,優選活血化瘀之品,針對病理產物瘀血痰凝,補中有瀉,以瀉寓補。并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對病情較重的患者,多以湯藥煎服,藥效迅速,蕩滌病邪,待病情穩定后改服丸藥長期鞏固,藥力持久,臨床效果理想。
方藥組成: 黃芪,炒白術,黨參,三七參(研末沖服),赤芍,水蛭,土鱉蟲,鱉甲,三棱,莪術,大黃,炒雞內金,砂仁。
服用方法: 上藥浸泡2小時,武火煮開,文火再煮30~40分鐘,取汁;加水再煎30分鐘,取二汁,趁熱納入三七粉,混勻,分2~4次早晚溫服。或將上藥加倍藥量,焙干,軋成細末,裝膠囊內,每粒膠囊含生藥0.5克,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并要求患者一生忌酒,少食辛辣油炸燒烤食物,少生氣,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功用: 健脾益氣,活血化瘀,解毒散結。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治療慢性肝病的藥方,在服用之前一定要咨詢醫生,不可隨意濫服。
好文推薦:
-
介紹幾種可以替代名貴中藥藥效的常見藥材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處?美容養顏排毒泡水喝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能夠讓皮膚變得白里透紅,能夠加快人體自由基的排泄,能夠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能
-
脾虛要如何調理 推薦幾種調理脾虛的方法脾虛的人群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調理方法,脾虛人群通過藥膳可以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脾虛的人群容易出現手腳冰涼體質虛
-
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 這些食材很重要身體上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擱到中醫理論上對上火的解釋和分類是分好多種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種上火
-
如何進行預防過敏反應呢春暖花開的時節里,此時對有些人來說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為在此時可以觀賞到很多的花草樹木,但對于有些人在接觸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