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醫診療:兩餐之間吃水果 起居順四時
糖尿病屬于中醫學消渴病范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來其發病率明顯增加。基于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思想,運用中醫學養生理論,指導糖尿病患者飲食起居、四時情志等,以協調其陰陽、精氣神,從而達到協同治療,較好控制病情的目的。
控制飲食是基礎
除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一環。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在飲食的調配上要合理,不偏食。如《素問·藏氣法時論》云:“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說明糧食、肉類、蔬菜、果品等有主有從,適當合理調味,才能補益氣血津液,有益于*健康。同時,不同的食物其性味不同,歸經不同,所含的營養成分以及所起的作用亦不同。如“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肝入脾,咸入腎”等,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搭配,才能有益健康。
甜:甜入脾。食甜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少食。
酸:酸入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的功效。以酸味為主的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動脈硬化。
苦: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如苦瓜,常吃能治療水腫病。
辛:辛入肺。辛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咸: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咸入腎,有調節*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嘔吐、腹瀉、大汗之后宜喝適量淡鹽水,以保持正常代謝。
有些人信奉飲食越清淡越好,甚至是吃素。在素食中,除了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都很少,而且營養價值較低。其實,*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吃葷還是吃素,而在于吃什么和吃多少。如雞、鴨、魚、肉之類的食物中大多含有非常豐富的優質蛋白,以及*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是構成*的重要物質,不能缺乏。如果用植物蛋白來代替,則比較困難。因為植物中蛋白質含量較低,且質量(即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量的多少)不如動物蛋白好,所以在一定程度內多進食動物蛋白,是大有益處的。
如山藥小麥粥有養心陰、止煩渴的功用,用于糖尿病心陰虛者,小麥為高纖維食物,能明顯降低血糖。山藥熟地澤瀉瘦肉湯有滋陰固腎、補脾攝精的功用,適用于糖尿病脾腎俱虛者。菠菜根雞內金粥可利五臟、止渴潤腸、降糖。胡蘿卜粳米粥可健脾和胃、下氣化滯、明目降壓、利尿降糖。
一些瓜菜也有助于降血糖,苦瓜、南瓜、冬瓜、蘿卜、胡蘿卜、蘑菇、芹菜、菠菜、卷心菜、洋蔥、豌豆等對糖尿病、高血壓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呢?水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這些對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所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獲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水果的吃法也要講究,不要在進餐后馬上吃,可在兩餐之間進食,以免使餐后血糖偏高。
-
老年人頭暈失眠怎么辦?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會出現頭暈失眠的狀況,造成頭暈失眠的原因非常復雜,有可能是精神緊張引起的,也可能是煩悶的情緒引起的,睡眠
-
山藥怎么吃好 推薦4款祛濕食譜山藥怎么吃好?我們都知道山藥是甚好的養生食材,適當的食用山藥可以起到補脾養胃,祛除濕氣的功效,春季時節我們容易受到濕邪的
-
吃什么能補腎壯陽 推薦三道“男人菜”中醫講究食療養生,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也有著不同的食療功效,那么吃什么能補腎壯陽呢?這是男性朋友們都想了解的。
-
春季喝什么湯好 推薦三款養生靚湯春季喝什么湯好?飲食養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湯品是不錯的選擇哦,喝湯更容易讓我們吸收其中的營養,適當的喝湯對我們的消化
-
小編總結 食用味精的八個誤區味精是家庭主婦們下廚的必備調味品,在美食中加入一些味精,那么菜肴的味道會立刻變得鮮美起來。但是食用味精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