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養生九法
我國古代名人特別注重養生,他們的實踐和思考,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鑒和學習。
一德養生法 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者可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義。”明確提出要把道德修養、品德仁愛作為養生之最高準則。
二字養生法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就是說,一個人對世界萬物要有“安”“和”心態,以達到物我兩相宜之養生境界。
三戒養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指養生非一朝一夕,乃貫穿于人的一生,要行為檢點,了解得失。
四法養生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提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即從保健的角度說,人要節制性欲謹慎行動,順應時節,去除生病的隱患。
五知養生法 宋代名人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五知”養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節養生法 明代醫學家汪綺石說:“節嗜欲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養生重在養身,養身即養好人的“精、氣、神”。
七食養生法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凈。”飲食得當,肌體調理,是養生的重要保障。
八樂養生法 石成金認為人生之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高尚、適宜的休閑方式,也是一種養生方法。
九思養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思無邪,養正氣,養正氣,乃養生之精神。作為君子要看得明確,聽得清楚,臉色溫和,容貌謙虛,言語誠懇,做事負責,有疑惑要想辦法求教解決,生氣的時候要想到后果災難,獲取利益時要想想是否合乎義理。
-
老年人頭暈失眠怎么辦?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會出現頭暈失眠的狀況,造成頭暈失眠的原因非常復雜,有可能是精神緊張引起的,也可能是煩悶的情緒引起的,睡眠
-
山藥怎么吃好 推薦4款祛濕食譜山藥怎么吃好?我們都知道山藥是甚好的養生食材,適當的食用山藥可以起到補脾養胃,祛除濕氣的功效,春季時節我們容易受到濕邪的
-
吃什么能補腎壯陽 推薦三道“男人菜”中醫講究食療養生,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也有著不同的食療功效,那么吃什么能補腎壯陽呢?這是男性朋友們都想了解的。
-
春季喝什么湯好 推薦三款養生靚湯春季喝什么湯好?飲食養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湯品是不錯的選擇哦,喝湯更容易讓我們吸收其中的營養,適當的喝湯對我們的消化
-
小編總結 食用味精的八個誤區味精是家庭主婦們下廚的必備調味品,在美食中加入一些味精,那么菜肴的味道會立刻變得鮮美起來。但是食用味精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