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擤鼻涕可導致鼓膜穿孔
“耳朵痛,耳朵悶,耳朵聽不到,耳朵流膿水,耳朵嗡嗡響”是很多人常見的問題。這時,你可能患了中耳炎。
耳是聽覺和位覺(平衡覺)的外周感覺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于顳骨內。聲波通過外耳道、鼓膜和聽小骨傳到內耳,再經過聽神經傳入中樞,產生聽覺。當中耳發生炎癥病變時,將極大影響耳的聽覺功能,嚴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響。再者,面神經從中耳經過,如果炎癥累及面神經,會導致一側面癱。因此,預防中耳炎要從生活細節入手。
掌握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有人擤鼻涕時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翼,試圖用力將鼻涕擤出。這種擤鼻涕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險。因為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含有大量病毒和細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擠出,經過咽鼓管逆行到達中耳鼓室而引發中耳炎。正確的擤鼻涕方法是:以大拇指輕壓一側前鼻孔,輕輕地擤出對側開放鼻腔內的鼻涕。
游泳愛好者要掌握正確的游泳方法:
游泳時用口吸氣,用鼻出氣,防止嗆水。有中耳炎或中耳炎痊愈不久的人,不應游泳。當呼吸系統有急性感染時,咽鼓管的抵抗力降低,也暫時不要游泳。
產婦要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改變不良的哺乳習慣。
在哺乳時不要讓小兒平臥,頭部要高一些,以防奶水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而導致中耳炎的發生。對于兒童來說,中耳炎還常常是兒童時期一些急性傳染病的并發癥,要注意預防。
平時要增強機體抵抗力,積極預防傷風感冒,積極治療鼻炎、扁桃體炎、咽喉炎和口腔內的炎癥性疾病。另外,要避免不當挖耳導致鼓膜穿孔而致細菌直接經外耳道進入中耳。
中耳炎大致分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在治療上,對于分泌性中耳炎,以消除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礙的病因治療為主。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以抗炎治療為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上分為單純性、骨瘍性和膽脂瘤性三種類型,大多伴有不可自愈的鼓膜穿孔,大部分病例需要手術治療。
相關文章
-
老年人頭暈失眠怎么辦?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會出現頭暈失眠的狀況,造成頭暈失眠的原因非常復雜,有可能是精神緊張引起的,也可能是煩悶的情緒引起的,睡眠
-
山藥怎么吃好 推薦4款祛濕食譜山藥怎么吃好?我們都知道山藥是甚好的養生食材,適當的食用山藥可以起到補脾養胃,祛除濕氣的功效,春季時節我們容易受到濕邪的
-
吃什么能補腎壯陽 推薦三道“男人菜”中醫講究食療養生,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也有著不同的食療功效,那么吃什么能補腎壯陽呢?這是男性朋友們都想了解的。
-
春季喝什么湯好 推薦三款養生靚湯春季喝什么湯好?飲食養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湯品是不錯的選擇哦,喝湯更容易讓我們吸收其中的營養,適當的喝湯對我們的消化
-
小編總結 食用味精的八個誤區味精是家庭主婦們下廚的必備調味品,在美食中加入一些味精,那么菜肴的味道會立刻變得鮮美起來。但是食用味精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