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須知 六種食物易受細菌侵蝕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可以說食物的健衛生與我們的健康聯系最為密切,俗話說病從口入,食物處理不當,烹飪不對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那么如何飲食在算是健康的飲食呢?下面我們先為大家介紹六種最易帶細菌的食物,要注意避免哦。
1.肉類。
肉類營養豐富,在宰殺和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美國農業部數據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寄生蟲是造成肉類和家禽污染的重要因素。
【建議】肉類烹調前冷藏溫度應在4.4℃以下。切完生肉,應用溫肥皂水洗手和砧板表面至少20秒。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署建議,整塊的肉應該在62.7℃的條件下烹調3分鐘以上。家禽和剩飯剩菜吃之前都應經73.8℃高溫烹煮。
2.堅果類。
堅果和種子在采摘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
【建議】葵花籽等堅果類食物最好不要生吃。
3.蛋類。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報告稱,美國每年因為吃雞蛋而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超過14萬人,死亡約30人。貝克爾表示,雞蛋處理不當,易發生病菌感染。
【建議】不要生吃雞蛋,應徹底煮熟再吃。接觸了生雞蛋后,應該用溫肥皂水認真洗手,并將雞蛋接觸過的臺面徹底消毒。
4.水果類。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告誡,吃甜瓜、哈密瓜等水果都應警惕感染病菌,這些病菌多來自于種植地,在運輸過程中還可能交叉感染。
【建議】為避免病原體污染果肉,即使是橙子之類的帶皮水果,切開之前也應該仔細清洗。超市中已經清洗過的水果,吃前也最好再洗一次。
5.魚類。
魚和海鮮最容易受到水中弧菌的污染,尤其是在夏季,水溫升高,弧菌更容易生長繁殖。
【建議】魚和海鮮的烹調溫度至少應達到62.7℃。
6.蔬菜類。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綠葉蔬菜是食源性疾病的頭號源頭。蔬菜生長于土壤中,容易受到環境污染、動物糞便及其他污染源的污染,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其他病菌感染的主要源頭。
【建議】徹底清洗蔬菜,最好煮熟后食用。另外,蔬菜與肉食一定要分開儲存,操作時應使用不同的砧板。
-
4種食物適合冬季滋補冬天吃什么好?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寒冷的冬季,除了保暖至關重要,適量進補、合理膳食尤其關鍵,只有提高體質增加抵抗力后,
-
糖尿病患者能吃米飯?來聽聽專家怎么說我們都知道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的并發癥也是非常多的,其實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也會有著很大的關系的,那么糖尿病的患者在生活中到
-
糖尿病患者要吃燕麥 叫小米效果更佳糖尿病的患者在吃燕麥的情況下,其實好處也是非常多的,因為這個燕麥的一些脂肪也是非常少的,而且糖分也是非常少,而且也不會引
-
中藥飯前還是飯后吃 注意它的時間才可以有了疾病的情況下,一定要記得可以通過藥物的方式去改善,那么對于這個中藥,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中藥應該要在飯前吃還是在飯后
-
枸杞泡水有什么作用?枸杞泡水三大驚人功效枸杞泡水喝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有利于腎臟的健康,可以改善腎虛狀況,能緩解身體疲勞的問題,能夠增強身體的力量,還可以改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