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拔罐方法都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中醫拔罐,中醫拔罐現在比較常見,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抗疲勞,全面的進行治療疾病,高血壓患者也可以進行拔罐治療,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全面的進行調理,那么,高血壓的拔罐方法都有哪些?
技術一
拔罐部位:曲池、風門、足三里;肝火亢盛型加太陽、陽陵泉;心虛陽亢型加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沖;腎精不足型加血海、關元、陰陵泉、太溪、復溜。
操作規程:采用單純罐法,或刺絡拔罐法;陰虛陽亢型采用單純罐法,或水罐法,也可用針刺后拔罐法;腎精不足型采用單純罐法,或留針拔罐法,均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附: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排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是筋之會穴,為筋氣聚會之處。是治療筋病的要穴,特別是下肢筋病,臨床較為常用。具有舒筋和壯筋的作用。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屈膝時位于大腿內側,髕底內側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陰陵泉穴: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位于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有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功用。
技術二
拔罐部分:肝俞、筋縮。
操作規程:有梅花針叩刺出血,然后用閃火法拔罐5~10分鐘,以拔出瘀血2~3ml為度。
附:筋縮穴:隸屬督脈,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技術三
拔罐部位:第7頸椎至骶尾部督脈及其兩側膀胱經內側循行線。
操作規程:采用走罐法至皮膚紫紅為度,有心臟病或腎病者,走罐后于心俞、志室穴上閃罐4~5次,然后,取曲池、足三里、三陰交穴施以針刺后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技術四
拔罐部位:肝俞穴(雙側)。
操作規程:患者取俯臥位,常規消毒,用梅花針中強度叩刺穴上述穴位出血,然后閃火拔罐,留罐時間為5~10分鐘,每穴吸拔出血量2~3ml。每周治療2次,8次為1個療程。
大家應該注意這些常見的拔罐方案,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注意正確地進行拔罐方式,避免造成腎臟功能不足,而且要注意全面的進行調理,才有助于調節氣血,避免造成血壓升高,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這些常見的保健,而且要注意穴位的調理方法,正確地進行拔罐的身體很重要。
-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什么?高血壓患者要合理調整飲食飲食,盡量做到清淡,多吃些水果蔬菜能起到降血壓的作用,有利于血壓控制,高血壓患者不宜吃高脂肪類食
-
高血壓護理方法有哪些?高血壓患者要做好護理工作,科學用藥能起到降壓的作用,并且要改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千萬不要盲目用藥,盲目用藥會導致血壓升高
-
中醫治療高血壓有哪些優勢?高血壓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會出現頭暈眼花的癥狀,而且還會出現心腦血管硬化的情況,老年人患高血壓危害比較大,而且
-
高血壓要注意哪些問題?高血壓的患者要注意情緒的調節,避免大發脾氣,否則會導致血壓不穩定,從而也會導致人體內分泌功能紊亂,高血壓患者要做好心腦血
-
高血壓中醫如何治療?高血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誘發多種并發癥,甚至也會對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高血壓的患者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控制血壓,并且要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