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嬰兒腹瀉
嬰兒腹瀉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因飲食不當和腸道內、外感染引起,氣候改變易誘發本病。
一.傷食瀉治則:消食導滯,化濕止瀉。
主方:保和丸加減。
加減:院腹脹滿,加木香6克、青皮6克;口臭舌膩,加蒼術10克、厚樸6克;嘔吐明顯,加生姜3片。
主方分析:因傷食所致,故用保和丸消食導滯為主方。方中山植消食導滯,以消傷于油膩之食為主;
六曲消食開胃,善化谷食積滯;萊菔于消食下氣,以消麥面之積;半夏、陳皮行氣化滯、和胃止嘔;茯苓健脾利濕;連翹透散郁熱。
處方舉例:
焦山楂10克 焦六曲10克 萊菔子10克半夏10克 陳皮6克 砂仁3克(后下)谷麥芽各10克 香附10克 積實10克 連翹10克
二.風寒瀉治則:疏風散寒,理氣化濕。
主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加減:腹痛較甚,加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
納呆舌膩,加山楂10克、神曲10克;小便短少,加澤瀉 10克、豬苓10克。
主方分析:藿香正氣散為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方劑。方中藿香、紫蘇、白芷解表散寒,又能化濕祛濁;厚樸、大腹皮燥濕除滿;半夏、陳皮和胃止嘔;白術、茯苓健脾化濕助運;桔梗開宣肺氣。方中藥物大多辛香溫燥,與解表藥同用,以達疏風解表,化濕止瀉之效。
處方舉例:
蕾香10克 蘇葉10克 白芷10克 大腹皮10克 厚樸10克 半夏10克 陳皮6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 甘草6克
三.濕熱瀉治則:清熱利濕,化濕和中。
主方: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
加減:腹部疼痛,加白芍10克、木香6克;嘔吐頻繁,加半夏10克、玉樞丹0.3克(吞服);高熱煩渴,加生石膏30克、石斛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用于表里俱熱,以里熱為主所致的濕熱瀉。方中葛根發表解肌,升陽止瀉;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甘草解毒和中。
處方舉例:
葛根10克 黃芩10克 黃連3克 車前子10克(包煎)陳皮6克 扁豆花6克 茯苓10克苡仁10克 澤瀉10克 六一散10克(包煎)
4.脾虛瀉治則:健脾助運,化濕止瀉。
主方:參苓白術散加減。
加減:久瀉不止,加河子肉10克、石榴皮10克;
腹部疼痛,加延胡索10克、木香6克;納呆腹脹,加六曲10克、山楂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益氣健脾,滲濕止瀉。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山藥、扁豆、苡仁、蓮子肉補脾滲濕止瀉;砂仁化濕和胃利氣;桔梗宣肺利氣。
處方舉例:
黨參10克 焦白術10克 茯苓10克 山藥10克 扁豆10克 苡仁10克 砂仁3克(后下)陳皮6克 葛根10克 甘草6克
5.脾腎陽虛瀉治則: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主方:附子理中湯加減。
加減:久瀉脫肛,加黃芪10克、升麻6克;氣虛多汗,加浮小麥30克、牡蠣30克(先煎);久瀉不止,加赤石脂15克、石榴皮10克。
主方分析:本方即理中湯加附子,有溫補脾腎之功。方中理中湯溫中健脾,附子溫補脾腎之陽。
處方舉例:
附子6克(先煎)黨參10克 焦白術10克炮姜炭10克 吳茱萸6克 山藥10克 扁豆10克 補骨脂10克 五味子6克 甘草6克
驚瀉可用益脾鎮驚散加減,此方由四君子湯加鉤藤、朱砂而成,能健脾止瀉、熄風平肝。
出現傷陰時,可用連梅湯酸甘斂陰;傷陽時,可用參附龍牡湯溫陽救逆。
-
關于尿液有益還是無用的討論!據英國《獨立報》報道,尿療對于人們并不陌生,有人對此十分厭惡,而一些人卻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它不僅能夠治愈大到癌癥小
-
怎么才能有效的緩解疲勞?有許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夠很好地解除疲勞,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婦高血脂怎么辦?調整飲食很關鍵懷孕期間暴飲暴食或者吃得太過油膩,容易出現高血脂的問題,高血脂會引起手腳麻木,而且會嚴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血液粘稠該怎么辦?拍拍肘窩可凈化 血液粘稠不妨多拍拍肘窩血液黏稠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群居多,因為一旦患有了血液黏稠,可能會導致很多的其他疾病
-
血液粘稠吃什么好?4種食物是血液粘稠“克星”血液黏稠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并且會出現肢體麻木的問題,也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經常會感覺到身體乏力,這些都是血液粘稠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