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菌病的中醫辨證論治
黑龍江省農墾總醫院中醫科和感染病專家依據中醫基本理論,結合臨床實際,首次將布魯氏菌病分為濕熱壅遏、濕濁內蘊、氣虛血瘀、陰虛內熱、氣陰兩虛、腎陽虛損等六種分型,并分別擬方用藥。經對200余例患者醫治結果表明,發熱、乏力、失眠、多汗、關節酸痛等癥狀較單純西藥明顯緩解,有效率達85%以上。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變態反應性疾病,當布魯氏菌侵入機體后,可引起全身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同時伴隨菌血癥、毒血癥和神經、循環、生殖、免疫等多系統損害。布魯氏菌病所致的多系統損害一直是困擾國內外學者的醫學難題,中醫藥強調整體觀念,綜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可彌補西藥在這方面的不足。
布魯氏菌病與中醫學中“濕溫”、“痹證”有相似之處,病機演變有衛、氣、營、血等深淺層次變化,病勢纏綿難愈,病程較長,病變既可濕熱化燥傷陰,也能濕盛困阻耗氣傷陽。目前尚無公認的布魯氏菌病中醫標準分型。就此,黑龍江省農墾總醫院李長奎主任醫師等人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在原有聯合抗菌治療的同時,首次將布魯氏菌病明確分為濕熱壅遏、濕濁痹著、氣虛血瘀、陰虛內熱、氣陰兩虛、腎陽虛損等六型,并按各型特點分別組方用藥。
濕熱雍遏型 表現為發熱惡寒,全身疼痛,大量出汗,大便干燥或黏膩不爽,小便短赤;或兼肝、脾、睪丸腫大,關節紅腫熱痛,陰囊潮濕,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治法為清熱解毒,利濕化濁。方藥有清瘟敗毒飲或龍膽瀉肝湯加減。
濕濁內蘊型 表現為身倦乏力,肢體關節、肌肉酸痛,游走不定或固定不移,甚則屈伸不利,嚴重者關節腫大,舌苔白或白膩,脈沉弦或沉緊或弦滑。治法為通經活絡,疏風祛濕。方藥用獨活寄生湯加減。
氣虛血瘀型 表現為乏力,心悸,胸悶,心前區刺痛或隱痛,或睪丸痛或潰疝、頹疝,舌質紫黯,苔薄白,脈沉弦或沉澀無力。治法為益氣化瘀,軟堅散結,方藥用橘核丸加減。
陰虛內熱型 表現為午后或夜間發熱,盜汗,肌肉和關節酸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結,尿少色黃,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治法為滋陰清熱,通經活絡。方藥用青蒿鱉甲湯加減。
氣陰兩虛型 表現為乏力,多汗,易于感冒,盜汗,午后潮熱,心煩,失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法為益氣養陰,扶正固本。方藥用人參芍藥湯加減。
腎陽虛損型 表現為腰酸膝軟,乏力頭暈,陰囊濕冷,陽痿早泄,苔白,脈沉或沉弱。治法為補腎溫陽。方藥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34歲的女患者郭某,因養羊而感染布魯氏菌病,病初發熱,伴乏力出汗,關節酸痛。曾住院兩個月,病情反復發作,2006年年底入住黑龍江省農墾總醫院感染科,布魯氏菌病血清學為陽性,給予常規西藥聯合抗病原治療;同時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型,治法以益氣養陰、扶正固本為主。方藥選用黨參、當歸、黃芪、白芍、合歡皮、茯神、棗仁、雞血藤、遠志、秦艽、龍骨、牡蠣、甘草等各一定劑量,服用3劑后睡眠明顯改善;之后去掉方中合歡皮、黨參,改用雞血藤穿山龍和西洋參,續服3劑,結果諸癥均明顯減輕,惟有乏力,少量出汗,納差,以此方再加健胃消食藥,患者出院時復查化驗結果正常,所有癥狀均已消失,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
老人高血脂怎么辦?控制飲食很重要老年人如果有高血脂的問題,應該要合理的控制飲食,最好通過藥物進行調理,能改善高血脂的問題,并且要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
男性壯陽吃什么食物呢男性擁有超強的性能力,并且身體保持強有力的力氣,使其都表明著男性有充足的陽剛之氣,但隨著男性的年齡增加,尤其是長期從事重
-
夜間盜汗的常見類型及治療偏方很多中老年人會有不少睡眠問題,例如失眠、夜間盜汗等等。夜間盜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主要表現就是在夜間睡覺時,身體會出比
-
放屁太多怎么辦 中醫幫你管理“屁”事放屁太多怎么辦?放屁雖然是身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之一,但是如果出現了放屁多,放臭屁的情況,那么就是一種病態的表現了。放屁多,
-
亞健康的類型 辨證治療很關鍵如今亞健康的人群是越來越多,那么你知道亞健康的類型有哪些呢?亞健康是健康的一種游離狀態,又稱為“機體第三狀態”或“灰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