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熱之辨證論治
低熱即體溫波動在37.5℃~38.5℃之間,此病臨床常見,且多久而不解。治療上雖有些棘手,但只要辨證無誤,立法用藥切合病情,發熱時常能收到滿意之效。茲分述如下。
溫病余熱未盡,氣液兩虧所致低熱:此型低熱多見于溫病中后期。其證除低熱外,尚有汗出,心煩口渴,神疲乏力,欲嘔不嘔,苔少乏津,舌質紅,脈虛數等。宜用竹葉石膏湯(竹葉10g,生石膏、粳米各30g,麥冬15g,半夏12g,人參、甘草各6g)加減治之。暑熱未盡而氣液俱虛者,宜用王氏清暑益氣湯(西洋參4.5g,西瓜翠衣30g,蓮梗、粳米各15g,黃連3g,石斛、麥冬各9g,竹葉、知母、甘草各6g)化裁治之。
陰虛所致低熱:此型低熱多發生在久病或大病之后,其熱以午后為著,亦可見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咽干飲少,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應滋陰退熱。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皆可隨證選用。
血虛所致低熱:此型低熱多發生在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之后,也可由脾胃受傷逐漸發展而成。其熱多表現在午后,且常伴有面色淡白,頭昏眼花,心悸失眠,肢體麻木等。應補益陰血,或益氣養血。用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各15g)或歸脾丸隨證出入治之,必收良效。
氣虛所致低熱:此型低熱多發生在過勞及久病之后。臨床常伴自汗,少氣懶言,精神倦怠,渴喜熱飲,舌嫩色淡,脈虛弱等。當甘溫益氣。用補中益氣丸治之,于證甚切。
濕熱內蘊所致低熱:此型低熱多發生在夏秋之交,且以日 時(午后)為著,且常伴惡寒身重,胸脘痞悶,納少厭油,口干不飲,苔白膩微黃等。宜用三仁湯(杏仁15g,滑石、薏苡仁、半夏各18g,通草、白蔻、竹葉、厚樸各6g)治之。若更見心煩,尿少而黃,口干欲飲冷水,苔黃膩者,熱偏重也。宜于方中加入黃連6g,黃芩9g治之。
食積所致低熱:其熱亦多發生在午后,有的患者尚有手心發熱,且常伴不思飲食,噯腐吞酸,大便稀溏,苔膩等。應消食導滯。用保和丸或江中消食片治之,必收滿意之效。
痰濕所致低熱:脾失健運,則水濕內聚,久則成痰。痰濕內阻,上蒙清竅、襲肺,其證除低熱外,往往伴有頭重如裹,胸膈脹悶,咳嗽痰多,色白,甚則喘息等。宜用導痰丸治之。喘息者,用三子養親湯(蘇子、白芥子各12g,萊菔子15g)化裁治之,其效頗佳。
瘀血所致低熱:此型低熱多發生在跌仆損傷、吐血便血及婦女分娩之后,且常伴胸腹或肢體劇痛,拒按,經來色黑有塊,舌質發紫,脈沉澀等。宜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湯(當歸、生地、紅花、牛膝各9g,桃仁12g、枳殼、川芎、桔梗各6g,柴胡、甘草各3g)治之,甚驗。
總之,依據低熱所伴發的癥狀、舌脈,辨識低熱之因,并不太難,但也有上述二種或二種以上病因致低熱者,又不可不知,亦應當將上述二方或三方合用,并巧施化裁也。
-
老人高血脂怎么辦?控制飲食很重要老年人如果有高血脂的問題,應該要合理的控制飲食,最好通過藥物進行調理,能改善高血脂的問題,并且要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
男性壯陽吃什么食物呢男性擁有超強的性能力,并且身體保持強有力的力氣,使其都表明著男性有充足的陽剛之氣,但隨著男性的年齡增加,尤其是長期從事重
-
夜間盜汗的常見類型及治療偏方很多中老年人會有不少睡眠問題,例如失眠、夜間盜汗等等。夜間盜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主要表現就是在夜間睡覺時,身體會出比
-
放屁太多怎么辦 中醫幫你管理“屁”事放屁太多怎么辦?放屁雖然是身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之一,但是如果出現了放屁多,放臭屁的情況,那么就是一種病態的表現了。放屁多,
-
亞健康的類型 辨證治療很關鍵如今亞健康的人群是越來越多,那么你知道亞健康的類型有哪些呢?亞健康是健康的一種游離狀態,又稱為“機體第三狀態”或“灰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