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的清熱燥濕!
黃芩,性苦寒,歸肺胃膽大腸經,可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在清熱燥濕方面,黃芩對濕溫病有很好的療效,黃芩可以退壯熱,作用于中上焦。
那么這三個藥第一功效就是清熱燥濕,注意這三個藥,一,它們的功效都能清熱燥濕,都可以廣泛的用于多種濕熱病證。不管黃芩、黃連和黃柏,一些濕熱病證,比如說暑濕、濕溫,胃腸的濕熱,濕熱引起的惡心、嘔吐、痞滿、瀉利,或者痔瘡腫痛,濕熱在肝膽引起的脅痛、黃疸,或者是耳道流膿,因為肝開竅于耳,耳流膿液,也是與濕熱病證有關。比如說膀胱的濕熱,下焦的濕熱,濕熱淋證,濕熱帶下,或皮膚的濕熱瘡疹,以及濕熱的痹證,嚴格的講,這三個藥應該都可以應用,在古方里面,都能夠找得出一些方劑作為佐證,所以這三個藥相同的地方:一,都能清熱燥濕,都可以廣泛用于多種濕熱病證,這是共性。但是在共性當中呢,這三味清熱燥濕的藥,它們每一味藥主治的濕熱病證又有最佳的一些適應癥,所以又要相互區別。
黃芩在治療眾多濕熱病證的同時,它與另外的兩味藥相對而言,它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在濕溫病當中,它相對比黃連、黃柏多用。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濕溫病本身是一個溫熱病,那么它病變的部位呢主要是在中、上焦,主要是中焦,還涉及上焦。那么黃芩的作用的主要部位也是在中上二焦,尤其是上焦是它的主要的作用部位肺,這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其實黃連也是作用于中上焦,它清火胃,但為什么黃連可以用于溫熱病、濕溫病,但不象黃芩那么重要用得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般很多書上說的黃芩能夠退壯熱,就是有良好的退燒作用。作為一個溫熱病、濕溫病也如此,都有明顯的體溫升高,都有發熱,所以黃芩是一個退熱的良好的藥,在這方面它比黃連,比黃柏作用都好,這個溫熱病發燒、發熱,按照中醫的術語那就是發熱,它能夠退熱,而古人認為是退壯熱。壯熱就是高燒,高熱,主要黃芩就是因為它有這個特點,有這個優勢。所以在一般的中藥書上呢,應用黃芩,第一就是列的濕溫,再結合大家學溫病學里面,有很多治濕溫病的方里面都用了黃芩,就是這個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它有退壯熱的原因。
至于其他的,比如說它治療濕熱的瀉痢可能不如黃連,但是它能用,作為黃連的輔助藥。那么治療黃疸淋證可能它不一定能夠趕得上黃柏,但是它可以和黃柏同用,作為一種輔助,所以它能夠廣泛的使用。這是在清熱燥濕方面黃芩相對來講,濕溫病用得多,這是它主要的一個特征。
-
手腳冰涼怎么辦?增加熱量的攝入手腳冰涼主要是氣血循環不通暢造成的,體內缺乏熱量也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女性更易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平時應該要增加熱量的
-
濕熱體質的食物和藥膳調理方法很多的人會出現濕熱體質,這嚴重的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進行調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食物和藥
-
清熱解毒的中藥大全 你知道幾種有哪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呢?中藥有很多的類型,不同類型的中藥有著不同的功效,比如滋補類中藥,祛風濕的中藥等等,清熱解毒的中藥
-
清熱去火食療方法有哪些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的人會出現虛火,平時大家需要注意清熱去火的方法,以免影響到自身健康,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
-
去火氣的中藥大全 遠離“火”險威脅去火氣的中藥有哪些?上火是冬季時節常見的情況之一,天氣干燥,加上我們會食用一些溫補的食材,這就更容易導致上火的發生,出現